第484章 六点规划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喵力求食字数:4433更新时间:25/06/20 19:29:29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北江之城。

    现如今是冬季,但在北江之城这座城市,依然不是很冷,甚至白天的时候,气温还能涨到二十六七度。

    处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北江之城,气候条件不说有多好,但绝对是一座宜居城市。

    市政府办公大楼,会议室内,此时这里还开着空调。

    中央空调的冷气,从出风口缓缓吹出来。

    噪音几乎听不到,但此时会议室内的众人,全都将注意力放在赵满仓身上。

    因为随着赵满仓的话,大家都被震惊到了。

    “第二点,启动地铁和高铁两个大计划,同时启动高速公路计划,继续修建公路”

    “资金来源你们可以放心,这一点我会解决.”

    “第三点,那就是继续加大城市公共建设的投入,要把我们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加完美.”

    “附近都是山嘛,既然发展已经受限,那么我们可以跟重庆一样,开发山地.”

    嘶!

    陆文宗、杨康生他们都再次吸气,说实话,今天赵满仓提出来的这些建议,真的是让人吃惊呀。

    太意外了!

    重庆是一座山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可这会儿让北江之城也变成一座山城,不太合适吧?

    然而赵满仓可不管这些,当北江之城的人口持续膨胀的时候,不发展也不行了。

    继续外扩的话,也必须得有那么多的盆地平原来建设吧?

    要知道现如今的北江之城,人口规模早已经超过了一千万。

    千万不要小瞧一千多万的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这一点,跟云澜城有着天然的不同。

    毕竟云澜城那边的土地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别说两千万人口,就算是两亿人口,也不会显得有很多。

    但是在北江之城的话,那么超过一千万人口之后,整座城市就显得拥挤了。

    继续对外扩张的话,呵呵,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没关系嘛,完全可以发展一下山城经济,参考重庆的城市模式嘛。

    这一点,赵满仓之所以提出来,那必然是有其道理的,他相信北江之城的未来,定然可以打破这样的限制。

    “第四点,继续投资建设水库,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厂.”

    北江之城有那么多山,那就应该利用起来。

    在山头上建设大风车,让这些大风扇转动起来,这样的话,可以缓解北江之城的电力需求问题。

    “第五,针对人材吸引策略,我们可以提供人才落户政策,给予顶尖人才百万人民币、别墅、豪华汽车等待遇”

    嘶!

    陆文宗他们再次瞠目结舌。

    百万人民币的奖励?

    还给别墅和豪华汽车?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部分相对落魄的顶尖人才或许真的会跑来北江之城呢。

    而且如果真这么搞的话,搞不好白云城等其他城市会跟上面反映,骂北江之城破坏风气。

    毕竟白云城等其他城市可没有北江之城那么财大气粗,不可能跟进这个人才吸引策略。

    赵满仓可不管陆文宗他们有多么震惊。

    对他来说,只要是对北江之城有利,那就可以执行。

    至于说这样的人才策略,会对白云城、魔都、京城等其他城市有什么影响,他可管不了。

    甚至,这样的竞争反而更有利于彼此间的发展。

    良性竞争是非常好的事情。

    现如今的国内,绝对是非常缺乏人才的,特别是顶尖人才。

    如果能够拥有更多的菲尔兹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科学家。

    那么对于整个北江之城来说,无疑是非常震撼的。

    一百万人民币或许很多,特别是对于普通人来说。

    几年前,万元户都还是非常牛逼轰轰的存在。

    但是现在十万元户才是顶流,百万元户是极为罕见的存在。

    如果赵满仓实施的这个百万人才计划,落到实处,对很多顶尖人才来说,还是有很吸引力的。

    当然,对于那些顶尖中的顶尖人才来说,那就未必了。

    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们,这些人每年的年薪都在十万美元以上。

    参考现如今的汇率,十万美元也就是相当于二三十万元人民币。

    只需要三五年就可以赚到百万元人民币了。

    因此赵满仓说的这个百万人才计划,对这些教授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第六,我们要着重推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规范好地摊经济.”

    听到赵满仓的话,陆文宗、杨康生他们悚然一惊。

    其实他们对地摊经济是相当排斥的,因为这代表了脏乱差,而且也不好管理。

    特别是卫生安全等管理层面,更是如此。

    所以在赵满仓提出来之后,杨康生当即便提出了反对意见。

    然而赵满仓却是笑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你们没明白我的想法.”

    “地摊经济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差,如果规划好的话,这是盘活我们北江之城的一大助力.”

    “但是要在规范的位置进行商业活动,同时还需要通过城管来严格管控,特别是卫生食品安全这一块.”

    城市管理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既想要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又想要保证安全,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

    呵呵,哪里会有如此简单呢?

    赵满仓提出地摊经济,也不过是一种增加居民收入的想法。

    特别是在现如今的北江之城。

    随着旅游城市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北江之城在全国很多地方,也都相对出名了。

    每年不同季节,来到北江之城游玩的旅客也逐渐增多。

    因此,不管是地铁计划也好,高铁计划也罢,对于北江之城来说,那都是非常好的经济发展策略。

    百万人才策略吸引的是尖端人才,高新技术的发展,才能够让北江之城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城市公共基础建设等,则是能够让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方便、漂亮,吸引更多人落户北江之城。

    地摊经济则是解决大部分普通居民的生存环境,夯实整个城市的基础人流量。

    只要来到北江之城的所有外来人员,都能够在这里相对容易地获取到生存物资,那么这些人就不会轻易离开。

    “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地方,除了介绍我们这座城市的旅游景点之外,也需要张贴一些关于如何寻找工作的相关信息”

    “要让大部分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够存活下来,更好地扎根在这座城市,这才是最好的发展路径”

    “当然也需要打击那些骗子、小偷等”

    赵满仓这句话,并不是虚话,而是他的真心话。

    上辈子他就已经见惯了不少这样的情况。

    有句话叫城市容不下肉身,农村留不住灵魂。

    很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想要在自己向往的城市里打下一片天地,扎根在这座城市。

    但很明显,大部分人都只是挣扎而已。

    因为想要在大城市里赚到钱,扎根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导致年轻人根本不可能留下来。

    北江之城现如今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尽量让这些人留下来。

    现如今的商品房经济是从一九八零年开始的。

    从这一年开始,福利分配就已经逐步向市场化改进了。

    但是直到今年,福田小渔村那边首次土地公开拍卖,这才推动了房地产商品化的加速。

    现如今,在北江之城,商品房购买和福利房分配的两种情况,是七三开。

    也就是说,只有三成是福利房分配,其余七成都是商品房经济了。

    这就是现如今的北江之城房地产市场现状。

    “所以,房子和工作这两样是很多来我们北江之城打拼的年轻人,最想要做到的事情,他们非常迫切地需要一份稳定的高薪收入,同时还需要解决房子的问题”

    赵满仓侃侃而谈:

    “地摊经济也好,我们即将要进行的地铁计划、高铁计划、风力发电厂等,这些都是为了推动我们城市发展的计划之一”

    “只要人口能够继续增长,那么我们北江之城的经济活力便可以一直保持.”

    “如果我们这座城市的人口可以突破两千万,甚至是三千万,那么到时候咱们也可以继续保持全国城市经济排头兵的位置”

    听赵满仓说到这里,陆文宗、杨康生他们已经佩服到五体投地。

    该说不说,赵满仓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划,确实非常变态。

    现如今,北江之城的情况就是这么简单,想要发展得好,那么就必须要搞好这一切的基础经济情况,打破桎梏.

    “一百五十三亿美元的盈利,看似很多,实际上落在我们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分配上面,一朵浪花都激不起来.”

    赵满仓摇头道:

    “咱们北江之城的情况,你们比我更加清楚,因此,接下来就按照我刚才的几点规划进行.”

    “后续还需要今天抄底美国资产,只有这样,北江之城本身的融资渠道能够扩宽”

    “大家要明白一点,我们的经济发展,资金层面是没办法从上面获取到多少的,相反我们还需要上缴一定比例的税收”

    提及这一点,杨康生顿时忍不住道:

    “领导,咱们去年总共的财政收入也才一百零八亿人民币,上缴上面就已经超过五十六亿了,这每年都这样的话,我们还怎么发展呀?”

    “领导,就不能跟上面反馈一下,让我们多留一些资金吗?”

    陆文宗对此也有很多疑惑。

    别人都是二级财政,可北江之城并不是。

    好像是跟上面做交易一样,现如今北江之城的很多政策,好像都是通过上缴财政税收换来的一样。

    当然,赵满仓也看不上那点财政收入,甚至就连土地拍卖什么的,他也没有动。

    福田小渔村都已经动这方面的心思了,可赵满仓并没有这样的想法。

    甭管是拍卖土地还是其他层面,那都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并非长久之策。

    短时间来说,通过拍卖土地来发展经济,确实可以让这座城市发展得更快。

    然而北江之城是一个不毛之地。

    四面环山,一条汹涌澎湃的北江穿城而过。

    每年都是先浸城市。

    这样的情况,就注定了会让很多资本在投资北江之城的时候,心里忍不住嘀咕:这真的不会亏本吗?

    也因此,赵满仓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土地拍卖是很难的。

    而且上辈子也已经基本上印证了土地拍卖这样的流程,对于早期城市发展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可问题是,都贱卖了呀。

    赵满仓的想法非常简单,那就是让北江之城先发展起来,未来再卖土地。

    反正他自己资金雄厚,早期的发展资金,根本不会受限。

    后期土地拍卖价格过高,造成房子成本太高,房地产企业利润过低的话,肯定没多少人愿意这么干。

    既然如此,那就把这些土地都在赵满仓的手中,未来再慢慢开发。

    比如现在,福田小渔村那边都已经开始进行土地拍卖了。

    然而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城的北江之城,却完全没有动静,连议论的人都不多。

    所以对于这件事而言,赵满仓的想法就非常简单,慢慢来呗。

    杨康生、陆文宗他们听到这里,只想知道赵满仓到底哪里来的信心?

    以及,从哪里来的那么多资金?

    “资金方面你们就不需要担忧了,我会解决!”

    赵满仓笑眯眯地说道:

    “我们先简单说一说地铁计划,等下再来聊高铁计划.”

    他今天必须要跟陆文宗他们将刚才的六点规划,完全给嚼碎了,跟他们说清楚,讲明白。

    “领导,我们北江之城现在的面积南北已经有超过二十公里,东西最宽是三十公里”

    “现在的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为一千三百二十八万人”

    “短期内来说,最少需要规划三条地铁线路,如此才能够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但是现在的问题,除了京城有地铁之外,全国其他城市都没有,我怕上面不会批复我们开展地铁规划呀”

    听到杨康生的话,赵满仓顿时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