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热闹的婆罗洲(三)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喜欢镜子的木子字数:3355更新时间:25/09/17 05:29:10
    “别挤,都别挤,挨个排队。”

    “我们需要检查你们的真实情况,把胳膊露出来伸直,手掌向上举着。”

    “你们没问题,可以上船。”

    “你们也没问题。”

    “都排好队。”

    在码头上,数以百计的难民正在规矩地排队。

    不规矩没办法,因为码头上那些黑色西装的男子都拿着枪。

    清一色的勃朗宁手枪,可是羡煞旁人,自然也能震慑住那些窥视此地的人。

    “这些南洋来的人怎么都有枪?

    看这些人的气质,怕是都当过兵。”

    “那手枪可是勃朗宁,没看到不远处那些美军的军官都是用的这个枪吗?”

    “那些美国人是来帮忙维持秩序的吧?居然能喊动美国人,也是厉害。什么时候做人口买卖都这么嚣张了?”

    在码头旁边,一些穿着黑色长衫的人正看着热闹的码头,不禁指指点点。

    这些人自然都是本地的帮派,不少人就是青帮的人。

    对于青帮,即便是日军在占领上海期间也做不到取缔。

    毕竟这么大一座城市,除非日军愿意把人屠杀完,否则这种帮派肯定会一直存在。

    日占时期,这些青帮人员有的抗日、有的投敌,尤其是后者。

    可以说,此时在上海的青帮人员,在抗战时期都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

    一棒子打死肯定不对。

    反之很复杂。

    但那些投靠了日本的青帮头目这些肯定会遭到清算。

    不远处的一处茶楼上,就有两名青帮人员小心地观察着码头这边的情况。

    很简单,南洋粮食公司的存在让他们发现了一个商机。

    那就是很多还滞留在上海的汉奸,为了逃脱生天,肯定会想办法逃走。

    否则等国府正式接收上海,他们逃走的难度就更大了。

    可此时离开上海也不容易,因为码头这些都有美军驻守,连曾经高高在上的日本人此时都自身难保。

    但眼前的南洋粮食公司却是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跟美军关系密切,而且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去种田,这样想要离开就很容易。

    在一些人看来,只要能打通这条偷渡的渠道,那就是发不完的财。

    于是在当天晚上,就有青帮的人来到南洋粮食公司的驻地。

    只是他们还未靠近,就被值守的人发现。

    “什么人?”

    “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来谈生意的。”

    “谈什么生意?”

    “我们是青帮的,我们可以帮你们带来大量愿意去南洋种田的人。”

    听到青帮,南洋粮食公司的人有些意外,可想到能得到大量劳动力,李进还是决定先看看再说。

    “老李,我怎么觉得没这么简单?这些青帮的人可很复杂,这万一他们要是弄些帮派分子去婆罗洲,我们可会吃不了兜着走。”陈思明不认为青帮的人会这么好心。

    一个人一斤大米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很有诱惑,但对这些帮派分子可不见得。

    毕竟拉来一万人,也就一万斤大米而已。

    上海的普通人是很多,但很多人可不愿意去南洋打拼。

    而且婆罗洲也希望是招募拖家带口的劳动力去婆罗洲种田,大力发展婆罗洲的同时,还能增加基本盘的人口。

    “帮派分子都算是好的,我担心这些人会掺一些比帮派分子还要性质严重的人进来,别忘了出发前上级叮嘱的那些。”李进悠悠说道。

    “你说的是汉奸?”陈思明当即想到什么,“这可不行?这是要枪毙人的。”

    “我又没说会同意那些人把汉奸塞进来送到婆罗洲去。”

    “那你的意思是?”

    “筛选的时候认真一些,那些汉奸还是很容易区分出来的。”

    “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把招募同胞的重点放在上海,这里太复杂了。

    我们可以去汉口、安庆、南昌这些地方,尤其是安徽那边。

    按照白天送走的那些同胞所说,河南中东部和安徽北部的黄泛区很多灾民,这些人不正适合吗?

    恐怕国民政府这边也会很乐意我们把这些招募走,免得造成社会动荡。”陈思明提了一个建议。

    “仅靠我们手中的人,去安徽那边有些不够。可以派几个人去看看情况,要是真的如我们所预料,就让上面多派点人过来。”李进当即有了主意。

    对此,陈思明也没其他意见。

    但两人还是低估了国人对土地的执念以及高估了此时国内的经济情况。

    原本计划第二批招募的同胞在9月30日运走,结果因为人太多,在25日就紧急加了一艘船过来。

    此时南洋粮食公司用于运送国内移民的船只一共4艘。

    其中广东1艘、福建1艘和上海等地2艘。

    倒不是上海等地的移民就多,而是距离远,往返需要20多天。

    而广东到婆罗洲,往返连10天都要不到。

    其实论正常的移民规模,广东和福建非常多。

    没办法,此时婆罗洲的华人,最多的就是福建人,其次就是广东人。

    两者加起来占了90%。

    但对于婆罗洲以后的长期发展,肯定要从国内其他省份移民。

    因此南洋粮食公司的重点其实就在长江和黄河流域。

    这些地方的同胞对南洋不熟悉,需要想些办法。

    而广东和福建的同胞,都不用婆罗洲自治政府想办法,自己就会跑来。

    毕竟那么多同乡在,一传十、十传百,人不就来了?

    好在南洋粮食公司的船只不少。

    已经增购了10艘自由轮。

    要知道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制造了2700多艘自由轮。

    如今战争结束,这些自由轮就失去了用途。

    有人说不是可以当作一般的运输船用吗?

    可大部分航运公司并不会这么做。

    很简单,自由轮是为了在战时快速生产出来的应急产物,设计寿命只有五年。

    最早的一批自由轮,虽说还有部分可以使用,但航运公司可不敢用。

    即便是南洋粮食公司,也是买的后面几年生产的、目前船况比较好的,专门用来运输移民。

    不过在25日这天,却是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那就是由青帮送来的一百多人里,有三分之一都被拦下,不被允许登上货船。

    “你们干什么?为什么不让我上船?”

    “就是,我们交了钱的,为什么不让我们上船。”

    “干什么?都给我老实点!”

    看到有人闹事,李进当即拿着简易扩音器大吼起来。

    周围维持秩序工作人员也纷纷严阵以待。

    要知道南洋粮食公司的员工都是退役的士兵,这些人大多数是因伤退役,手脚没问题的才会派来值外勤。

    虽说这些士兵自然比不得国军那些精锐部队的士兵,但也有几年的作战经验,不少也都是上过多次战场才负伤退役的。

    因此面对这种场合并不怯场,有些人直接把手放在了腰间的枪上。

    只是因为这里在中国,他们不好真的掏枪出来。

    于是就有人准备去联络不远处的美军海军陆战队。

    至于国军,此时肯定靠不住的。

    这段时间,负责接收各大城市的国军都疯了一样。

    直接联合还未撤走的日军和汉奸这些,疯狂争夺那些日伪财产,甚至是刀兵相见,军队之间相互火拼。

    虽说目前还没到接收部门多达八十几个的地步,但已经有了疯狂的趋势。

    一众国军都忙着争抢那些日伪财产,哪有空搭理治安以及那些日伪人员。

    尤其是那些汉奸,则是趁着混乱,想尽各种办法逃离中国。

    其中上海最为严重。

    谁让这里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

    “兄弟,这些都是我们找来的,绝对没问题。”

    就在李进盯着眼前这群明显有问题的‘农民’时,一名青帮人员连忙把李进拉到一旁,然后趁着旁人没看见,拿出一根小黄鱼塞到其兜里。

    “兄弟,一根小黄鱼,就当没看见如何?只要这些离开上海,你们在哪里把他们放下来都行。”

    “这些人身份有问题吧?”李进感受到兜里的小黄鱼重量,他一脸玩味地问道。

    “兄弟,这可是一条财路,我们只管送他们离开上海,其它的不管。你们要是同意,后面每次十个人一条小黄鱼如何?

    不满十个人,就按十个人算。”青帮的人十分大气地说道。

    “行,有这样的生意,你们可得多照顾照顾我们。

    但说好了,我只管把这些人带出上海,剩下的就不敢保证了。”李进带着莫名的笑意说道。

    “兄弟,起码别在江浙一带放下来,不然这生意无法持续。”

    “行,那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于是李进当即下令放人,允许那些有问题的人上船。

    这可把陈思明急得不行,连忙跑过来询问什么情况,就连船上的负责人也过来追问。

    李进则是把刚才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然后又说了自己的办法。

    这可把陈思明二人惊得不行。

    “这怕是不行吧?要是让上级知道了怎么办?”

    “给上级汇报不就行了,我们又不是真的把这些人带出国。”

    “这样合适吗?”

    “立即请示上级就是,然后把这些人在船上单独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