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影史票房第一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令吾生字数:2239更新时间:25/07/09 06:14:52
3月17日,《生化危机3》上映满40天,票房终于突破了250亿,正式登顶全球影史票房第一。
这一天,天夏举国同庆,国内一片沸腾!
无数媒体发于报端,记录着这一历史性时刻。
在此之前,压根没人能想到会有这一天!
是啊,谁能想到呢?
谁能想到天夏人有一天也能站在全球影视票房的顶端?
哪怕最大胆,最擅长做白日梦的人也不敢如此妄想。
用网友的话说就是:
“要是七年前有人跟我说天夏电影能登顶全球影史票房,我一定出打车费把他送到精神病院。”
到现在,事实就是摆在这里,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一时间,成丞的名字成为了新时代的符号,国内国外的赞誉铺天盖地!
而作为生化危机系列的主演,姜南也成为了全球最具票房价值的顶级女星,无人能出其右。
这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无穷的。
好莱坞的选角导演们开始主动寻找“姜南式”的东方面孔,那些过去只能在异国影片中演配角的亚裔女演员,突然接到了大量女主角试镜邀约。
全球电影市场更是掀起一股“女打星”热潮,剧本库里原本被束之高阁的女性动作题材,一夜之间成了香饽饽,只求能复制“姜南神话”。
这间接给国内女明星铺了一条打入国际电影市场的康庄大道。
而在这背景下,第十四届天夏影视产业座谈会也在3月20日这一天召开了。
3月20日,天朗气清。
帝京紫荆宾馆的会议厅外,安保级别明显提升,身着深色西装的工作人员轻声引导着陆续抵达的与会者——
其中有院线巨头、资本大佬、学术泰斗…
每一个都是跺一脚影视圈抖三抖的人物!
离会议正式开始还有约十分钟。
率先到场的与会者们正相互攀谈着。
他们聊着春节档,聊着女明星,聊着行业新规,聊着市场变动。
当然了,聊天内容必不可少的肯定是成丞、姜南,以及《生化危机》。
但突然!
现场安静了几分,所有声音都低了下去。
是成丞到了。
他穿着一件略显正式的黑色西装,丰神俊秀,器宇轩昂。
接近一米九的身高,鹤立鸡群,与周围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出场,就成为了全场目光的中心。
“嘶…成导!”
“成丞来了!”
“真人气场太强了!”
“比在荧幕上看还要震撼。”
没有前呼后拥,成丞的身后只跟着李卓。
吕卓峰看着陡然安静下去的会场,苦笑道:
“他现在,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一时得意罢了。”,赵文良有些不忿,但也不得不承认,成丞这狗东西真是好运,拍啥啥赚钱,捧谁谁火。
这太不讲道理!
哪怕是国际顶级导演也有失手的时候,可是成丞转型导演后,愣是一次都没有失手过。
赵文良撇过头不看,他怕自己看多了晚上恨得睡不着。
成丞微微颔首,向几个认识的人点头致意,径直走向前排核心席位。
一些年轻的参会者,目光不由自主的跟随着成丞,充满了敬畏:
那可是成丞啊,终于见到了~
如果是之前,这种敬畏可能少一点,但现在不同了。
现在,成丞是“把天夏电影扛进全球第一梯队的人”
而且有消息传出,奥斯卡组委会准备邀请成丞担任下一届评审团成员——这可是天夏导演首次获此殊荣。
现在,成丞就是天夏文娱产业年轻一辈心中的灯塔。
瑞祥影视的副总问:“王总,我们要不要过去跟成导打个招呼?”
王凯楠看了一下手腕的表,道:
“会快开了,算了吧,等会一结束,我们就去打招呼。”
成丞和李卓走向标有自己名字的坐位,坐了下来。
而后,一个工作人员递来了厚厚的会议材料。
成丞一般很少参加各种行业会议,但这次的会议规格比较高,是广电和文化部牵头搞的,可能决定了接下来的行业方向。
成丞低头翻阅来会议材料。
旁边几个想搭话的人愣是没敢上前打扰。
不多时,会议开始了。
领导致辞,专家发言,围绕着天夏电影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展开,什么技术革新、市场规范、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议题十分宏大。
成丞正襟危坐,表情肃穆,仿佛在聆听宇宙真理,认真的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过了会儿,他把笔记本推向李卓,李卓看了一眼,噗呲一声差点笑出来。
她憋着笑,狠狠的拧了成丞一把。
她原本以为成丞在记录会议发言,没想到成丞是在画简笔画。
画的还是一个头长得像屁股的猥琐小孩,正在甩动他大的离谱的“大象”。
李卓在笔记本上写道:
“好好听讲,一会儿就到你发言了!!!(╬◣д◢)。”
成丞非但没有收敛,还创作了一首歌:
“大象~大象~你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大象~大象~”
李卓头上冒出黑线:
“你够了(||_)”
成丞:“晚上跳给你看~”
李卓:“……也不是不行~”
成丞:“女人,变脸变得真快。”
两人正传着纸条,忽然,轮到成丞发言了。
李卓有些紧张,但成丞十分淡定。
他清了清嗓子,一秒进入状态,道:
“刚才各位领导和专家讲得都非常好,高屋建瓴。”
“不过。”,成丞环顾四周,“我觉得重点都偏了。”
全场与会者心头一震!
我靠,果然是成丞,敢说领导和专家都讲偏了的,大概就他一个人吧?
领导和专家们面色有些不好看,但成丞毫无顾忌,继续说道:
“电影是种树,不是摘花。不能只想着速成、爆款,要有一颗真诚之心,要把根扎深。”
“做电影最重要的不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投资者,而是要对得起观众。”
“我看到市场上最近有很多的电影,讲网络暴力,讲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拍得完全就是一坨,反复试图教育观众,这样的电影有存活的必要吗?”
“我认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