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夏耕已经准备好了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西门七仔字数:2122更新时间:25/11/04 17:41:13
孙定南赶紧把孙伯民迎入鸟粪肥料作坊。
孙大朗和孙二杰化身导游小哥,领着孙伯民和德哥儿参观。
村长和小牙子阿爷陪伴左右,作为导游的补充解说。
王柑华快速地把作坊的账本拿出来,恭恭敬敬地递给孙山:“大人,请过目。”
孙山并没有着急看,而是问道:“这段日子,村民不在作坊,这边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孙定南点了点头说道:“老爷,最近有几波人过来,想参观我们的作坊。”
孙山疑惑地问:“参观?”
王柑华补充道:“大人,是隔壁县过来的,听说我们这里有一种使得地里粮食丰收的肥料。他们特意跑过来打探消息的。”
孙山惊讶地问:“什么?隔壁县也知道我们这里有鸟粪肥料?”
沅陆县地处偏僻,信息滞后。如今看来消息一点也不落后啊,才鸟粪肥料大范围才使用一季,隔壁县就知道他们这里有鸟粪肥料了。
消息真灵通。
王柑华继续说:“大人,是偶然知道的。那个人说他们过来探亲,刚好亲戚使用了鸟粪肥料,亲眼看到谷子一串接着一串地长,密密麻麻,非常惊讶。后来就知道我们这边有个作坊了。”
孙山眨了眨眼问道:“他们过来是想购买肥料?”
孙定南连连点头说:“是,他们就是想买肥料回去使用。他们挨着我们的地方,走一个山头就到了,见到亲戚用了肥料,也想瞎耕的时候能用上。”
一开始单纯过来探亲,偶尔得知有鸟粪肥料,并且亲眼所见的确能使得地里的粮食增产。只要不是傻子,都希望能用上。
这一群人够魄力,还特意过来打探消息。
孙山想了想说道:“这里面是不是有做买卖的?”
王柑双眼闪了闪,惊讶地说:“大人,你是怎么知道的?这几家人就是做买卖的,还问我们能不能让他们帮忙卖肥料。”
孙山就知道生意人,也只有生意人才如此敏锐地发现商机。
普通百姓出行都难了,更不要特意跑过来,查看情况了。
孙山接着问:“你们怎么回复?”
孙定南说道:“老爷,今年肯定不能往外面卖鸟粪肥料的,才够紧紧供应沅陆县。”
王柑华连连点头附和:“大人,我们直接说今年没办法做买卖,如果卖到外面,起码要等明年。那些人颇失望,耷拉着脑袋回家了。”
说到卖鸟粪肥料,目前亏得要死,赊账的多,回款的少,作坊入不敷出,还需要拆东墙补西墙,才勉强运行。
前些日子,工人的工钱还欠着,发不出来。
幸好后来孙大人搞了钱过来,才能把工资结清。
想到这里,王柑华心塞地说:“大人,夏收过两日应该结束了,咱们得赶紧把账要回来。哎,作坊如今只有零碎的几个铜板,再不去要账,又得欠帮工的钱了。”
王柑华想到要是去收账,第一站就是大鸟村。
嘿嘿,每个月大把大把地铜板发下去,心就好疼,一定把赊账的肥料钱急速地要回来,不能只付出没收获。
特别小牙子阿爷和阿奶做饭那么难吃,换又换不了,还要给工钱。
简直花钱买罪受,想想都心塞。
说到收账,孙定南是支持的:“老爷,的确要把账收回来。只不过是要粮食还是要铜板呢?”
百姓兜里肯定没钱,如果有钱,也不会98%的赊账比例了。
一早去,肯定只能收到粮食,或许要等百姓把粮食卖了,再收钱回来?
这个问题,孙山早就想到了,直接说:“咱们直接要粮食。”
接着补充道:“如果有人给钱,就收钱。不过粮食优先。”
本来要做粮食买卖的,直接收粮食最好。
而且还要低价收,不能高价收,要不然卖不了价格,赚不了钱。
说到粮食倍增,会不会造成供过于求,生产过剩呢?
孙山一开始还担心这个问题,试图用一双无形的手来调节,随后一想,沅陆县很小,对比外面的市场简直微不足道。
只要在沅陆县控制价格,保证不会谷贱伤农就行。
沅陆县谷多,王家这样的奸商一定会低价收购,小农经济又没办法远走他乡卖粮,肯定不得不贱卖。
这时候肯定会以“衙门”的身份出面,正常收购粮食,保证农民不会贱卖谷子。
呵呵,不采取些保护措施怎么行。
衙门目前是没钱,但有鸟粪肥料,农民夏收尝到甜头了,夏耕一定会购买鸟粪肥料。
衙门便用鸟粪肥料抵扣粮食,保证粮食价格平稳,绝对不能让奸商得逞。
孙山,孙定南,王管事三人这么那么地商量一番,确定夏收后,立即派人收账。
孙山又问:“夏耕的肥料准备好了?”
孙定南点了点头说:“老爷,已经准备好了,全都在仓库里。”
接着又说:“过两日村民来干活,还能继续出几批肥料。我们已经算计好了,足够供全县的农田使用。”
这里的全县农田,只得是水田,山地并没有算计在内。
当然像王家那种偷税偷税,没有登记在册的水田也没算。
呵呵,想要购买肥料,得乖乖来衙门做登记。
孙山想到这里,暗暗发笑。
不知道王县丞,梁巡检会怎么做?
是主动给田地盖上“官家认证”,还是继续偷税漏税呢?
又或者在鸟粪作坊发展内鬼,内外勾结,偷偷摸摸卖鸟粪呢?
孙山觉得有必要加强防范,更要发展更多的细作,还要设置监督部门。
其中大鸟村村长更是孙山重点发展的线人之一。
这次也得把小牙子阿爷纳入进来,必须保证鸟粪肥料作坊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有自己人。
当然王柑华是重点的防范对象,必须紧紧盯着,不能让他和王县丞里外合作,翘作坊的肥料。
孙山把账本放一边,夜静人深再和孙定南一一核对。
走出作坊,朝着大仓库走去,看到一麻袋又一麻袋堆积如山的肥料,悬着的心重重坠下,夏耕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