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哈剌察初见燕王朱棣,蒙古八旗被揭开神秘面纱(上)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纵横小秦王字数:2357更新时间:25/05/15 05:51:58
    彼时正是午后时分,阳光温柔而明亮。

    繁茂的枝叶相互交织,形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班驳树影。

    细碎的阳光宛如金色的丝线,从枝叶的缝隙间悠悠洒落,恰到好处地铺洒在那辆华丽至极的马车上。

    哈剌察自随着樊忠一路走来,心中便对即将面见的燕王朱棣,怀着敬畏与好奇。

    此刻哈剌察下意识抬眼望去,眼前的景象令他微微一怔。

    那马车的装饰之精美,远超哈剌察的想象。

    车身选用的皆是世间罕有的名贵木材,纹理细腻且富有光泽。

    仿佛每一道纹路,都在诉说着其不凡的出身。

    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在这木材之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雕刻的图案栩栩如生,或为展翅欲飞的祥凤,或为盘旋飞舞的蛟龙。

    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极致的匠心。

    而更为夺目的,是镶嵌在车身各处的宝石。

    红如鲜血的红宝石,蓝若深海的蓝宝石,晶莹剔透的钻石……

    它们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耀眼而迷人的光芒,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汇聚于此。

    这些宝石不仅是简单的装饰,更是一种无声的宣告:将马车主人燕王朱棣那尊贵无比的身份,彰显得淋漓尽致。

    哈剌察不禁在心中暗暗感叹,这等奢华之景,实在是他生平仅见。

    樊忠上前一步,神情恭敬地对着马车开口说道:“殿下,人已带到。”

    在装饰华美的马车之中,燕王朱棣听闻樊忠的禀报,神情微微一动。

    他轻轻撩开那质地柔软、绣工精美的车帘,缓缓探出身来。

    只见一位身着锦衣的青年,瞬间映入哈剌察的眼帘。

    这青年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面容英俊不凡,剑眉斜飞入鬓。

    双眸犹如深邃的幽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气与威严。

    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束于头顶,用一根精致的玉簪固定。

    几缕碎发随风轻轻飘动,更添几分潇洒随性。

    他身上所着的锦衣,乃是用上等的丝绸精心缝制而成,触感定然极为柔软顺滑。

    锦缎之上,以金线绣着繁复而大气的云纹图案。

    在阳光的映照下,金线闪烁生辉。

    与四周反射的点点金光相互映衬,愈发显得华贵无比。

    袖口与领口处,还镶着一圈洁白如雪的狐毛,毛茸茸的。

    不仅增添了几分柔和之感,而且更彰显出穿着者的尊贵地位。

    此刻燕王朱棣就这样稳稳出现在哈剌察面前,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王者之气。

    仿佛周围的一切光芒,都在他的映衬下黯然失色。

    哈剌察见状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波澜,赶忙低头行礼,不敢有丝毫怠慢。

    “卑职奉命为燕王殿下送来战马,如今事情已经办妥。

    倘若殿下没什么吩咐的话,卑职就要去寻晋王殿下了。”

    朱棣听到对方竟然提及了自己的三哥,眉宇间顿时多了几分重视。

    他仔细打量着站在不远处的哈剌察,只见此人头戴一顶黑色毡帽。

    毡帽的边缘微微上翘,帽顶插着一根白色的羽毛。

    羽毛随风飘动,颇具几分潇洒。

    哈剌察身着一件羊皮长袍,长袍颜色为深褐色。

    质地厚实,能抵御京城多变的天气。

    长袍上有精致的蒙古传统图案刺绣,领口和袖口用黑色的皮毛镶边,既保暖又美观。

    腰间系着一条宽大的黑色腰带,腰带上挂着一把精致的蒙古短刀,刀鞘上刻有精美的花纹。

    这把短刀不仅是哈剌察的防身武器,而且也是他身份的象征。

    他下身穿一条黑色的长裤,裤腿塞进一双黑色的皮靴中。

    皮靴表面有磨损的痕迹,显示出他的日常忙碌。

    靴筒上有银色的装饰扣,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收回审视的目光之后,朱棣由衷地感叹道:“好一个骁勇的蒙古汉子,不愧是孤王三哥带出来的人啊!

    不知壮士之前在晋王手下,具体担任什么样的职务啊?”

    哈剌察看到朱棣神情真挚,并无任何虚伪敷衍之处。

    于是他也不多做隐瞒,毫不遮掩的坦诚相告道:“俺出生于蒙古草原的一个牧民家庭,家族世代以养马为生。

    从小俺就跟随父亲在草原上放牧,学习如何挑选优良的马匹、饲养马匹以及训练马匹。

    后来由于太原府与蒙古部落的一些交流合作,因此俺和部分族人便被招募到京城的苑马寺工作。

    说起来还多亏了晋王殿下不计前嫌,俺们这些曾经与大明交战过的蒙古部落,才能够有机会过上安稳的生活。

    在山西各地的边陲马场,像俺哈剌察这样的蒙古汉子有八个旗,三年前就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

    朱棣听闻哈剌察所带来的消息,心中猛地一震,下意识转头与樊忠交换了一个眼神。

    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樊忠原本神色专注地站在一旁,听到哈剌察的这番话,眼神中瞬间闪过了一丝惊愕。

    在他与朱棣对视的刹那,两人的目光如同交错的闪电。

    朱棣的眼中,那是一种夹杂着震惊与疑惑的复杂神情。

    他深邃的眼眸微微睁大,仿佛在心底反复思忖着这消息的真实性,不敢轻易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一切。

    樊忠眼中的那抹难以置信更是毫不掩饰,他一向沉稳的面容此刻微微动容。

    此时的樊忠紧抿着嘴唇,眼神中满是诧异,似乎在问:“这怎么可能?”

    他们主仆二人长久以来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早已经练就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沉稳。

    然而此刻这个消息却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朱棣和樊忠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两人就这样一言不发的对视着,他们从彼此的目光里,清晰地看到了那一抹难以言说的难以置信。

    仿佛整个世界在这一刻,都因为这个消息而变得有些虚幻起来。

    回过神来的朱棣,笑意盈盈地问道:“哈剌察,你能不能给孤王好好说一说,有关这蒙古八旗的事情?”

    哈剌察略显无奈的摇了摇头,“并非是卑职不肯说,只是如今俺已经三年没有回山西了,如今对那里的具体情况也不太了解。”

    随后哈剌察微微欠身,神情恭敬地继续说道:“根据卑职所知,蒙古八旗在初创时规制较为简明,仅分为黄、白、红、蓝四旗。

    那时这四旗便是蒙古八旗的全部架构,犹如宫殿初立的四根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