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击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大噢字数:4825更新时间:25/02/20 14:27:30
                             
                         
                        
                        
                                辽西走廊战场宽大,而辽国又是以骑兵为主。
    想打则打,想退则退,这也导致了,宋军这边其实有点不是很好打出一场一劳永逸的胜仗,直接全歼对方。
    其实认真想想的话。
    在大一统的皇朝里面,能直接跑到对方的腹地,而且还能有很大的斩获的。
    也就只有汉唐了。
    汉朝是因为汉武帝舍得花钱。
    而唐朝则是自己有养马的地方,打赢了,还能给府兵分土地。
    其他的朝代,则感觉都不太行。
    像即便是大明,这野战,也只能是凭借火器的优势,可以说只能小胜而已。
    军营里。
    所有将士都在等着赵昕下令。
    其实以他们现在的骑兵的数量,完全可以直接冲。
    问题是……
    赵昕希望这一仗能够赢得多一点。
    如果一上来,你就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给暴露了出来,那万一把对面给吓跑了怎么办?
    更何况……
    赵昕还想把耶律洪基给活捉了。
    赵昕有考虑过接下来打下辽国以后这治理天下的办法。
    你要是说让士卒去草原上驻守,也不能说这样的方法不行。
    只是……
    这样的方法,注定是劳民伤财。
    且谁又愿意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给你一直守着草原呢?
    为此……
    赵昕也不得不重新探索草原跟中原的关系。
    赵昕所说的自澶渊之盟以来,五十六年的和平,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事实上……
    赵昕确实对这样的比较和平的处理两个民族的方式,有一点想法。
    否则……
    你又能怎么办呢?
    你就算是把辽国人给杀了,接下来还是会有蒙古人,还是会有鞑子。
    除非你的科技,已经点到了,能让游牧民族载歌载舞的程度。
    问题是……
    他们这不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嘛。
    当然!
    这也只是一种比较异想天开的想法而已,赵昕并不认为,辽国能够在失去燕云十六州以后,还能跟他们再和平地相处。
    而且……
    有没有一种可能,辽国跟大宋之所以能够保持这么多年的和平。
    就是因为辽国已经有了燕云十六州。
    凭借着富庶的燕云十六州,辽国人自己就开始堕落了,毕竟能从燕云十六州收上税,对草原完成转移支付,这就足够他们花的了。
    至于你说剩下的那半壁江山。
    在军事上没有碾压式的优势的情况下,不要也就不要,留着也无妨。
    原本像是这样的两国和平的方式,估计还能持续很久吧,可偏偏,却出了赵昕这样的异类。
    说句不好听的,赵昕确实是破坏两国和平的‘罪人’。
    可赵昕也没有办法啊!
    他知道,要是他现如今不努力点,再用不了多久,大宋就得亡。
    那既然如此,也唯有先对辽国开刀。
    再说了!
    当年你辽国勒索我二十万两银子,还有二十万匹绢,这本来就是你不对,我现如今打你,你这顿揍,其实也不算是白挨。
    只是……
    打归打,赵昕其实还是希望,这契丹人能成为中原北边的屏障。
    至于你说契丹人那饿得干瘪的肚子该怎么解决。
    赵昕其实有想过,可以带他们去下南洋。
    反正……
    赵昕也需要人手。
    否则……
    自己的精力若是一直被牵扯在北方跟游牧民族打的话,汉人怕是又得错过大航海了。
    当然!
    这也就局限于像是辽国契丹人这样的,愿意主动吸收中原文化的。
    翻翻辽国的历史,以及看看这辽国人的穿着,还有他们的制度。
    说实话!
    除了发型差了点,其他的,赵昕也谈不上有多么地讨厌。
    可以看得出来,辽国还是愿意拥抱文明的。
    跟其他的那些游牧民族,还是有点不一样。
    听说,辽国那边还有汉人的传国玉玺。
    辽国更是觉得自己才是正统。
    这也为两者的融合,可以提供一个很不错的基础条件。
    当然!
    这些其实也就略微地想想就好!
    赵昕其实深刻地明白,融合只在剑锋之上,不把辽国给打废了,不利用科技将游牧民族给彻底压制,锁死他们的生存空间,这样的事,根本不可能。
    那就只有打!
    打一次,打出个十年,十几年的短暂的和平也好。
    ……
    军中主帐。
    下面的人道:“太子殿下!我们什么时候出击?”
    赵昕便道:“再等两天,如果两天之内,辽国都拿我们没什么办法了,我们就可以主动出击了。”
    当天。
    辽国便又组织了一次夜袭。
    不过没有成功。
    第二天。
    辽国是彻底对赵昕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难得的迎来了一天的平静,而赵昕,也对外放出了‘风声’,他要在这边修筑城池,以麻痹对方。
    第三天一早,趁着雾气还没有散开。
    赵昕便让赵珣领着五千精锐骑兵,一万轻骑,以及两千携带了燧发枪的龙骑兵,连夜对数十里开外的辽国大营,进行了突袭。
    近两万的骑兵奔跑在辽西走廊上。
    你别说是辽国的士兵了。
    怕是就连宋朝自己这边,自立国以来,都从未打过如此富裕的一仗。
    而此时辽国的士兵的心态,经过前几日的失利,也已经是沮丧到了极点。
    再加之赵昕眼看就是想要筑城,根本没有打算要来攻打他们的意思。
    被凌晨雾气尚未散去,给突然来了这么一下。
    顿时……
    所有人便立刻都乱作了一团。
    而且……
    在此之前,宋军距离他们明明至少还有差不多八九十里。
    这对于早就习惯了安逸,习惯了宋军每天只能龟速移动的辽军来说,绝对是出乎他们所有人的预料。
    甚至,一名辽国士兵一开始还有点没有反应过来,因为照理说,这大早上的,不应该会有如此大的动静才是。
    直到看到了对方似乎并不是自己这边的骑兵。
    其实……
    这也早该猜出来,毕竟如果是自己家的骑兵,哪有打南边过来的。
    双脚不自觉地便朝着自己的身后跑去,一边跑,一边还扯开了嗓子,对所有人喊道:“敌袭!敌袭!”
    然而还没等他走出去多远,一支箭便从他的身后穿了过去。
    没多久……
    整个辽军的营帐,便乱成了一锅粥。
    其实辽国的忠义之士,也不少。
    毕竟……
    现如今的辽国,还没有烂到又过了几十年以后。
    不过……
    仅凭这些忠义之士,也很难能够抵挡得住赵昕的燧发枪步兵。
    从战马上下来,迅速结阵,装好弹药,然后谁挡杀谁。
    你说如果对面也有燧发枪,那大宋这边的士兵可能还会害怕。
    可现在只有你有燧发枪。
    那今日,宋军便可以大声地宣布,爷天下无敌!
    这其实跟正规军杀农民起义军,是一个道理。
    当你穿得全身上下都是盔甲,而你的敌人,却只是一个衣衫褴褛的种地老农的时候,那么你的自信心就会无比爆棚。
    而燧发枪,也确实能给人这样的自信。
    因为几乎所有上前想要跟他们反抗的,都被他们连人带甲给射穿了。
    那些想要拿盾牌来抵挡他们的人,更是连盾牌都给他射穿。
    木屑都飘到了半空。
    ……
    辽国军营里。
    到处是厮杀、逃亡的声音。
    在打散了辽国的那些忠义之士想要组织起的防线后。
    剩下的,便只有一路的追杀了。
    不少辽国士兵此时根本都来不及穿上铠甲,自然,一旦被追上,便只有被屠杀的份。
    这一仗,从早上,一直打到了下午。
    耶律洪基虽说在一群忠义之士的保护下突围了,可到了安全的地方一数,身边也仅仅只剩下十几人而已。
    其他人,要么死了,要么走散了,可问题是,那可是他们辽国的全部的兵力啊!
    “辽国这是要亡于朕之手了吗?”
    下午,太阳已经开始偏西,准备跌落,只见此时的耶律洪基也是一脸凄然。
    下面的臣子也是道:“陛下,我们已经逃了这么远了,想必宋军是不会再追上来了,陛下先休息一下。”
    耶律洪基便道:“朕的七十万大军啊!就这样没了!?”
    其他人脸上旋即便露出了一脸尴尬的神色。
    还是那位臣子,回道:“陛下,大多应该只是逃散了,若是能聚拢一下,应该还是能有不少。”
    耶律洪基便道:“昨夜是谁放的哨!”
    其他人也是心想,放哨的那个估计现如今已经身死了吧。
    倒是有人说了一句公道话,道:“早上雾气太浓,二十步开外,便已经看不清,想必,那放哨的已经被宋军给杀了吧。”
    耶律洪基便问众人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臣子立马回道:“外面凶险,陛下不若先回上京。至于这逃兵的收拢……”
    旋即便有人请缨道:“收拢逃兵之事,便交给臣等!”
    耶律洪基看了看手下人坚定的神色,也只能是闭上了双眼,只能这样了。
    其实如果耶律仁先还在的话,一定不会让耶律洪基逃跑。
    因为这跑了,那肯定是打不过。
    可没办法!
    耶律仁先已经让耶律重元给砍了。
    当然!
    如果耶律仁先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让耶律洪基留下来阻击敌人。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赵昕此时此刻,说不定也就能活捉耶律洪基了。
    当前线的战报传了回来,赵昕读完后也不禁是叹了一口气。
    “果然!要想活捉耶律洪基还是有点难。这游牧民族,也太能跑了。”
    第三天中午。
    赵昕便领着后续部队抵达了前线。
    此战,经统计,杀敌至少得有三万,跑不过,直接向宋军投降的,也有数千人,俘获牛羊不可胜数。
    只不过……
    赵昕觉得这些都是虚的,你这杀敌三万,你得杀其国中精锐才行,你杀的都是逃跑的牧民,那就没意思了。
    虽说在草原上,其实牧民也是一种威胁。
    因为你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随时都能装备上铠甲骑上战马,上阵打你。
    而好消息是……
    这精锐不能说完全没有。
    随着一些大臣的尸体被抬了出来,很快,便有契丹人认出了,这些都是原来保护耶律洪基的亲卫,或者是官员。
    而像是这样的人,亲卫有近千人,官员也有几十个。
    而且……
    似乎就连他们的宰相级别的人,也给杀了。
    只见有人给赵昕介绍道:“此人名叫萧德,辽国的北院枢密使,封鲁国公。”
    赵昕便道:“此人在辽国那边很有名望吗?”
    那人便道:“有没有名不知道,不过对方一把年纪,为其陛下断起后来,毫无畏惧,让臣等也不禁心生敬佩。”
    赵昕便道:“那就厚葬吧!让人尊敬的对手。”
    那人便道:“是!”
    有了辽国的牛羊,接下来……
    赵昕的军队倒是更加地不怎么缺粮食了。
    不过接下来也有问题。
    到底是往西边去,还是往东边去好呢?
    与此同时……
    高丽这边。
    高丽也兴兵十万,开始进攻鸭绿江以北的辽国的城池。
    当然!
    由于高丽没有赵昕的攻城能力,他们要想攻城,也只能是用最传统的办法。
    而辽东这边的城池,像是唐时的乌骨城这些,本身就是易守难攻的存在,这也就使得高丽在攻打这些城池的时候,略显吃力。
    否则……
    真要有那么容易的话,高丽都不需要赵昕去商量,估计早就自己把这些城池都给拿下来了。
    赵昕想了想,也罢!这辽东还是别去了,还是让高丽继续去吸引火力吧。
    至于赵昕……
    其实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比如说,这辽西走廊一路过来,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城池。
    还是先把这一路上的一些小县城、小州城什么的,都给顺手拔了吧。
    这些小县城、小州城说实话,没什么军事实力,估计一座城下来,连十套铠甲都凑不齐。
    自然!
    赵昕也是直接通过劝降的方式,便可把这些城池都给劝开门。
    关键……
    城中的百姓,还有不少曾经都是汉人。
    那这就更好办了!
    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赵昕也在考虑,要不要把他们都迁徙到山海关关内去。
    可问题是……
    赵昕也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安置他们。
    放着他们不管,到时候说不定又要被辽国给夺了回去。
    守着他们吧,又浪费自己的人力。
    也只能是拿来当一个据点来使用了。
    可问题是……
    拿来当军事据点,赵昕也不太信任他们。
    毕竟谁知道他们当中,有没有心向辽国的。
    也不全是汉人,还有其他部落的人,以及契丹委派下来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