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海花国历史(八)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丹阳富字数:3181更新时间:25/05/19 02:18:02
他们想想也是可以的,父亲这里扶植他去建国,还可以出船出金币,有随着一起出去的武士保护自己,到了陌生的地方,自己可以带着人开辟一片新天地。
这个过程虽然是艰辛的,那个是可以预见的,对于陌生的远方有征服欲。
他们打小是生活在优渥的环境里,对外界的危险知之甚少,可也感觉很刺激。建国以后自己说了算,如果有什么危险抵挡不了可以回来,不是还有海花国父皇和皇兄为后盾吗?
他们之间就有两个想出去外岛当皇帝的,当父皇的也准了,答应给他们船和财物。
至于带多少人口,皇帝可以给一万金币,自己或是用这些钱招揽人,买或是买来人充事实力购买武器,那就悉听尊便了。
说好了以后,两个太子也不谦让了,都说当皇帝或者是王爷各安天命,伸手就抓。
结果是大太子接了皇帝位,父亲是舜天大帝,他的年号就不能越过父亲了,定下年号普济。
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排行老三和老五的,随后各自出去建国,现在的海花国国力和母国大德国的国力没法比,大德国可以给五皇子十万金币十条大趸船,他们只能给一万金币两艘船。
每人有了一万金币两艘帆船,其他就是叔叔大爷给的送行礼了,可他们很统一,也许是商量好了,就没有送人员扶持的,给的都是粮食或者金币,有的就直接给了不多的金币,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了。
他们各自除了家人之外,又用金币招揽了三百人,有两百人是有武功底子的青壮。
这些青壮就是卫队了,也就是出门打仗的武装力量。两个太子把人找够了以后,加紧训练他们练习武艺,以后建国用得上。
他们的建国之路相比于他们的父亲,就显得困难重重了。首先他们没有父皇当年手下的得力船工,那可都是能征善战的硬茬子,不但会武艺,水里功夫也了得。
他们带的人,都是随后花钱招揽的,武艺就差了一大截了。
他们远航了,老三在海花岛西南方向三百里,找到了一个长五百里的大岛,名叫鲲鹏岛。
这个大岛也是不错的,岛上有很大一片平原,物产和海花岛比也不差,以后建国了可以作为京城了。
还有个比较小的月亮岛,离着鲲鹏岛百里,上面有几伙海盗驻扎,他们可不想送上门去。
他们登岛的时候还不知道,原来被他们父亲赶走的皇帝,当时凄凄惨惨的无处可去,后来也是在这里接着建国的,从登岛到现在,已经惨淡经营了三十多年了。
他们离开海花国京城以后,到了这个鲲鹏岛上就是別人的地方,土著们欺生不许他们停留。
他们抱怨那个姓赵的船老大太霸道,直接的杀人夺了皇宫,并把他们赶出去了。年轻男女都被他留下了,他们已经没有了大部分卫队,想和土著争地盘,自身力量太弱小。
没办法,他们身上也没有多少钱,因为皇宫库房的金银,船老大不许他们带出来。
老皇帝就花了上千金币,对鲲鹏岛双峰山的土著头领打点,希望能给一块方圆百里的地方,一千金币是他们大臣们合伙才收集了这么多,可土著头领不为所动。
后来,他们看上了那艘大船,就说大船给了他们才可以换地方。
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是把大船给了他们,才得到了两个山口之间的地方,满打满算也就方圆五十里。只是海边有一片天然港口,能停下十几艘船。
想要大地方就得接着给钱,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钱,地盘还是嫌太小。
土著居民看他们也是穷鬼,大多数也不想融入他们,只能光凭自身的人口繁衍。无奈,年轻的女人占比太少,到了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从一百多繁衍到了四百。
那时候,跟随皇帝出来的,岁数普遍都大,年老体衰抗病能力差。
他们上岛以后没有房屋宫殿,只能是吃住阴冷的山洞或者窝棚里,许多年岁大的因为过不了苦日子而病死。
他们这些年也没有多大起色,因为他们带出去的人只有一百多,想融合当地土著,岛上土著也太少,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万人,两方面语言还不通。
土著都是象国的人移民过来的,人数虽然少但彪悍,不服他们管教。实际上,是因为福佑皇帝带出来的这些人自身力量弱小,也就管教不了谁。不管到了那里,只有强者才有话语权。
他们一筹莫展,只能是苟延残喘,被赶出来的福佑皇帝来此十多年后就死了。
即使皇帝位是个空架子,几个儿子也互相抢夺皇位各不相让,互相使用阴谋诡计,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几年就都争斗死的差不多了。
成年的儿子们死了,大臣们还得计议谁接位。
可看看皇帝的子嗣们,还是有两个孙子的,大的孙子十四岁,小的十三岁。都是未成年的,谁接位也不合适。没有办法,现在是老皇帝四十多岁的女儿在执政。
她父亲福佑皇帝死了,她接位是女皇,但她不准备长期占着这个位置,早晚是要把皇位还给侄子的。所以,她当女皇也不张扬,也没有什么年号。
舜天皇帝的老三儿子来鲲鹏岛建国了,遇到的同样的情形。
他们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环岛转了一圈看地形,各地有港口的地方,都有当地的土著武装占领着,土著们挺霸道,都是不许他们上岸的。
因为他们知道了他是大德国人的后代,大德国人的皇家后代,习惯去陌生的地方建国,就怕让他们上岸以后,虽然不吃他们喝他们的,可怕时间长了养虎遗患。
几经周转,他们来到了北国老皇帝曾经到过的地方,就是在岛的中间一个山谷之间。
这些人人数比他们多,也是欺负生人的,尽管他们好话说尽,也不许他们太多的人上岸。
他们的三皇子第一次上了陌生的岛屿,就遇到了天大的困难:“哎,怎么办呀?”
老三手下的一个表弟,也就是他的侍卫长看他发愁就说。
“表哥,你这样颓废可不好,有了困难就得克服,这里是鲲鹏岛,咱们连上岸的资格都没有,吃住都在船上也不是长法,不行咱们脱离这里得了,去再寻一个大岛去建国。”
“不行,这里是海花国之外的第二大岛,长五百里的大岛就这一个,除了这一个,再也没有比得上这个岛的好地方了。海花岛附近倒是有,可都是我父皇的地盘,咱们去不得。”
“表哥,现在咱们是没有落脚之地啊,连那一村子说咱汉羌大陆语言人,也不许住他们的地盘。他们还自诩什么女皇,一看就是外强中干的货色……”
“嗯,你这话有道理,他们的人也就四百多,和其他土著不一样,我看可以利用一下。”
“怎么利用,和他们合伙吗?”
“现在可以合伙,两方面合在一处,一等着咱们的力量壮大了,再和他们翻脸。他们现在是女皇在管理,我和你明天接着上岛,探一探他们的虚实?”
第三天,他们又上岸了,他们带着礼物,态度极尽恭谦。
现在的问题是先弄个地方住下来,其他的土著武装不许他们落脚,也不能和他们拼命,在这陌生的地方,保存实力是第一要务,然后才是发展。
他没有地方落脚,只能是找这个女皇商量了,女皇的地盘也勉强是一个镇子大,她们在这里苟延残喘,地方连一个海花国的镇都算不上。房子都是石头的,也有些草寮。
有个宫殿模样的特大房子,也是石头的,外表破破烂烂,一看就是有年头了,他们猜测就是女皇的宫殿了。
他们两家是有世仇的,他们的女皇,和几个年岁大的大臣可是知道这一点。
他们猜的不错,女皇和大臣们就在这里上朝议事:“女皇陛下,我知道你们现在的处境,比我们好不到哪里去。这里的土著武装蛮横,你们当初留下来,也费了挺大的劲吧?”
“哼,你还有脸说呀,我们出了海花国的皇宫,还不是拜你父皇所赐吗?”
“你说的是我父皇的事情啊,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可赖不到我的头上。我们现在也是被我父皇赶出来了的,现在无处可去。我想,咱们是不是可以谈一谈,大家互相帮助不好吗?”
女皇有些心动,说实在的,他们现在的处境太难了,窝在这个地方什么时候个头啊?
现在,侄子们还挺弱小,大臣们也看不到前途,俸禄低微难以养活家人,有的辞官不做去经商了,也有的就归隐田园。实际上,田园也不是他们的,买条船打鱼养活家人才是实话。
也有的在附近买了小块地,上午做大臣议事,下午就当农夫种地去了。
实际她也不想当这个女皇,可家族没有人,如果什么都不管让侄子强行接位了,也镇不住那些大臣。眼下她的皇族振兴无望,皇族的人和大臣都指望不上了,急需一个外援帮助。
“你一个外人,怎么能帮到我们,不是只空口说说吧?”
“嗯,我是外人不假,帮你,说白了也就是帮我们自己。我们现在无处可去,急需要一个地方休养生息。蛰伏一段时间以后,再待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