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他们好像很高兴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纪武淋字数:3664更新时间:25/09/17 02:06:19
西山叛乱的烽烟虽已散去,但其带来的创伤却并未立刻抚平。
京西部分地区遭受兵燹之祸,屋舍损毁,百姓流离,虽不及战阵中心的惨烈,却也足以令民生凋敝,人心惶惶。
摄政王林臻以雷霆手段肃清余孽、稳定朝局后,并未沉迷于权术清算,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受灾的黎民。这一日,天光未亮,摄政王府与皇宫的中枢便已高效运转起来,大量的粮食、药材、布匹、银钱被迅速调集,由新军精锐押运,送往京西。
然而,林臻深知,物资的抚恤固然重要,但帝王亲临的姿态与威仪的展现,对于稳定民心、震慑宵小、重塑朝廷威信,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辰时正,阳光穿透晨雾,洒在巍峨的皇城正门——承天门上。
沉重的镶金钉朱漆宫门缓缓洞开,肃穆的仪仗缓缓而出,龙旌凤旗,金瓜钺斧,禁军侍卫盔明甲亮,神色肃然。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是这皇家仪仗的煊赫,而是仪仗中心那辆由八匹毫无杂色的神骏白马牵引的、巨大无比的鎏金嵌宝凤辇。
凤辇四周垂落的并非纱幔,而是近乎透明的特种水晶琉璃片,既显尊荣,又不完全隔绝视线。辇中端坐的身影,在晨曦与琉璃的折射下,显得朦胧而神秘,却又散发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威压。
京西受灾的主要街巷早已净水泼街,但并非铺陈红毯,而是保持着灾后的肃穆。精锐的新军士兵沿街肃立,维持秩序,却也允许经过核实的百姓在警戒线外观瞻。消息早已传开,女帝陛下与摄政王殿下将亲临抚慰!无数百姓扶老携幼,翘首以盼,眼中充满了好奇、敬畏、以及一丝微弱的希望。
凤辇缓缓行驶在略显破败的街道上,最终在一片被大火焚毁过半的坊市入口处停下。此处残垣断壁,焦木林立,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烟熏火燎之气,与皇家的奢华仪仗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辇门开启,林臻率先步下。他今日未着戎装,亦未穿亲王蟒袍,而是一身玄青色缂丝云纹常服,金玉带,蟠龙冠,身姿挺拔,面容沉静,目光扫过灾后景象,锐利中带着一丝沉痛。他并未多看周遭百姓,而是转身,向辇内伸出手。
下一刻,所有在场之人,无论是官员、士兵还是百姓,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震撼!
只见慕容嫣扶着林臻的手,缓缓步下凤辇。她身上所穿,并非繁复朝服,也非简便常服,而是那身已然成为她标志的、极致华丽厚重的黑金色百鸟朝凤睡裙!
在清晨明朗的阳光下,这身睡裙的华美与威仪被放大到了极致。极致玄黑的底色,仿佛能吸纳所有的光线,呈现出一种比最深沉的夜更沉静、比最润泽的墨玉更温软的质感,却又自内里折射出幽蓝与暗紫的帝王威仪,神秘而高贵,与周遭的焦土残垣形成了剧烈到近乎荒谬的视觉冲击!
睡裙之上,那只以无数珍稀金银彩线绣就的擎天巨凤傲然展翅,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鲜活夺目的生命光彩,赤金灼灼如旭日,玫金娇艳如霞光,银白皎洁如月华,紫金贵气如祥云,凤眸上的宝石折射出锐利如实质的璀璨光芒,华美繁复到令人窒息!
宽大无比的喇叭袖袖口层叠如盛放的墨色曼陀罗,边缘以细密黑珍珠与极小颗的黑钻交替镶嵌,垂落时几近地面。
而那长达三丈、与睡裙连为一体、毫无接缝的巨型黑金镶宝拖尾,更是成为了此刻最令人心神摇曳的存在!
它并未由任何宫女或女官托举,而是以其自身的绝对重量与华美,如同一条拥有生命的、流动的黑金色星河,自凤辇之上自然而沉重地垂落、铺展、迤逦而下!
这拖尾直接拖曳在满是尘土与零星瓦砾的焦黑地面上!
其上以金丝掐出的繁复缠枝莲与云雷纹底,以及密集镶嵌的无数大小不一、切割完美的黑钻、墨玉、深蓝宝、黑欧泊、乌金…在晨光的照耀下,疯狂地折射着冰冷、璀璨、令人无法直视的耀眼光芒!
华贵到了极致的拖尾与破败污秽的地面直接接触,其上的宝石与金线仿佛在灼烧着尘埃,所过之处,仿佛连苦难都被这极致的尊荣强行净化、镇压!
这种无需任何人扶持、迤逦于地的姿态,散发出一种碾压性的、无需言说的权力象征,无声地宣告着:皇权所在,恩泽所在,秩序所在!
她并未戴沉重凤冠,如云青丝以一支通透的墨玉长簪松松绾起部分,余下长发披散,与墨袍的玄黑融为一体。容颜绝世,在这身睡裙的极致华美与威仪包裹下,美得令人窒息,也尊贵得令人不敢直视。
她的神情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悲悯,目光缓缓扫过周围的残垣与跪伏的百姓,并无丝毫畏惧或嫌弃,仿佛置身于最华美的宫殿之中。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摄政王千岁!”
震耳欲聋的山呼声将人们从极致的视觉震撼中惊醒,百姓们慌忙不迭地跪伏下去,磕头如捣蒜,许多人甚至不敢抬头直视那过于耀眼的尊荣。
林臻紧紧握着慕容嫣的手,扶她站稳。他目光沉静地扫过跪伏的民众,声音平稳却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平身。”
百姓们战战兢兢地起身,却依旧垂着头,不敢直视。
慕容嫣的目光落在不远处几个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孩童身上,她微微侧首,对身旁的总管轻声说了句什么。
总管立刻躬身,随即示意身后的宫人。几名宫女端着准备好的、装满精致糕点和银锞子的锦盒,走向那些孩童和其家人。
孩子们看到精美的食物和银钱,眼中露出渴望,却不敢上前。他们的父母更是惶恐地拉着孩子后退。
慕容嫣见状,轻轻拉了拉林臻的衣袖。林臻会意,对总管微微颔首。总管上前,和颜悦色地对百姓们说道:“陛下恩典,赐予孩童,聊以充饥,望汝等感念天恩,重建家园。”
听到这话,百姓们才敢颤巍巍地接过,激动得热泪盈眶,再次跪地叩谢:“谢陛下隆恩!谢摄政王恩典!”
慕容嫣看着孩子们拿到糕点后露出的笑容,华服衬映下的绝美面容上,似乎也浮现出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柔和。她喇叭袖下的手轻轻抬了抬。
林臻立刻察觉,对随行的工部官员道:“陛下有旨,即刻勘察损毁情况,协助百姓清理废墟,重建屋舍所需银钱物料,由府库支应,不得延误。”
“臣遵旨!”工部官员连忙躬身领命。
接着,林臻又询问了当地里正关于伤亡情况和目前的困境,一一做出指示,要求太医署派遣医官巡诊,开放京中常平仓平价粜粮…他的指令清晰高效,切中要害。
在整个过程中,慕容嫣始终静静立于林臻身侧,华服迤地,威仪天成。
她并未多言,但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象征。那身极致奢华、沉重无比的睡裙,那迤逦于焦土之上的三丈拖尾,无声地向所有百姓传递着一个信息:皇权至高无上,且关注着他们的苦难,并将给予庇护。
她的平静与美丽,与周遭的破败形成对比,反而奇异地给予人们一种希望——连陛下都身着如此华服亲临此地,一切定然会好起来。
她偶尔会微微抬手,宽大的喇叭袖随之轻动,指向某处特别残破的屋舍,或某个看起来格外无助的老人。林臻便会立刻领会,吩咐手下优先处理。这种默契,无需言语,却更显帝后一体,恩威并施。
巡视了约莫半个时辰,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原本惶恐不安的情绪渐渐被希望与感激所取代。
阳光逐渐炽热起来。林臻侧头,低声对慕容嫣道:“嫣儿,可累了?回去吧?”
慕容嫣微微摇头,目光依旧平静地扫过周遭,喇叭袖下的手却轻轻捏了捏他的掌心。
林臻了然,知她还想再看看。他便扶着她,又向前走了一段。那长达三丈的拖尾沉重地拖曳过焦黑的地面,其上华光流转,与苦难交织,构成一幅令人永生难忘的画面。
最终,来到一处临时搭设的粥棚前。看到锅中翻滚的清粥和排队领取的百姓,慕容嫣停下了脚步。她静静看了一会儿,忽然从喇叭袖的暗袋中,取出了那个她几乎从不离身的、沉甸甸的锦囊,从里面取出几枚特制的、印有她侧像的金币,递给了林臻。
林臻微微一怔,随即眼中泛起笑意与温柔。他接过金币,亲自走到粥棚前,将金币放入负责施粥的官员手中,沉声道:“陛下赐金,添米加肉,务必让百姓吃饱。”
那官员激动得手都在抖,跪地接过:“臣…臣遵旨!谢陛下隆恩!”
排队领取粥食的百姓见状,更是感动得无以复加,纷纷跪地叩谢,许多老人甚至泣不成声。
慕容嫣看着这一幕,华服衬映下的容颜依旧平静,但那双清澈的眼眸中,似乎比平日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光彩。
林臻回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低声道:“嫣儿心善。”
慕容嫣微微垂下眼帘,喇叭袖下的手指蜷缩了一下,并未回答。
阳光照耀下,黑金色的凤凰睡裙熠熠生辉,三丈拖尾如星河铺地,仿佛将皇家的恩泽与威严,实实在在地“铺”到了每一位百姓的眼前与心中。
又停留片刻,林臻才柔声道:“真的该回去了。”
慕容嫣这次没有再坚持,轻轻点了点头。
林臻扶着她,转身走向凤辇。那沉重的拖尾再次拖曳过地面,留下一道华丽而庄重的痕迹。
登上凤辇前,慕容嫣最后回望了一眼这片开始恢复生机的土地,目光沉静。
帘幕垂下,凤辇起驾,在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更加热烈的感恩声中,缓缓驶离。
辇内,慕容嫣靠坐在软垫上,微微松了口气。林臻坐在她身边,自然地握住她的手:“可是累了?”他知道这身衣裳极其沉重。
慕容嫣摇摇头,靠向他肩膀:“不累。”她顿了顿,小声说,“他们…好像很高兴。”
“嗯,嫣儿亲自来,他们自然高兴。”林臻揽住她,低声道。
慕容嫣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轻声说:“那…下次,还来吗?”
林臻低头,看着她清澈的眼眸,心中软成一片:“来。嫣儿想何时来,便何时来。”
慕容嫣嘴角微微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安心地靠在他怀里,闭上了眼睛。华贵的睡裙铺满软垫,沉重的拖尾堆叠辇中,她似乎真的有些倦了。
林臻凝视着她恬静的睡颜,目光掠过她迤地拖尾上可能沾染的细微尘埃,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却更多的是骄傲。他的嫣儿,以这种方式,给予了她的子民最直观、最震撼的安抚与希望。
华服巡城,墨羽垂恩。
凤仪所至,万民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