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顾忌与谋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手抽的鸡蛋字数:2324更新时间:25/05/20 13:31:15
    果然如尹直所判断,阿黛尔这次可不仅仅是给威尔斯甩了一泡大的。

    这是怼脸直甩,让他炫到停不下来的那种。

    如果说前些日子,两份报纸对威尔斯的爆料,还存在于无关痛痒,抓不到什么实证的那种。

    那今天一早的这份,则是彻底撕下了威尔斯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之前阿黛尔攻击的方向,主要针对于怀疑威尔斯夺权的合理性。

    对于白金汉宫的炮击事件,她也只是隐晦的提出质疑,而没有直接去抨击什么。

    但今天一早的报纸却不一样,不仅完全复原了那一晚,在泰晤士河边的那座宫殿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并且还将罹难的贵族名单全部放了出来,甚至具体到每一个人的名字。

    这,还不是最令威尔斯愤怒的原因。

    最令他愤怒的,是身为曾出使大明的阿黛尔,非常清楚李朝之战后的内幕!

    即,约翰的真正死因。

    看似是拉文为了夺权而下的指令,但背后却是威尔斯的纵容和利用。

    在两份报纸上,阿黛尔同时指出,所谓拉文操纵赫本给大明压力,迫使其杀害约翰不过是威尔斯的谎言。

    其实威尔斯才是幕后真正的主使之人,目的就是借拉文之手除掉自己的父亲,然后再借故除掉拉文,好将权力收到自己手中。

    如果这是阿黛尔的揣测,威尔斯也许还不会生那么大的气。

    但阿黛尔就好像亲眼见证了这一幕一样,甚至连细节都猜的八九不离十。

    这很难不让威尔斯怀疑,他的这位小姨是不是在他盛身边安插了眼线。

    “杀掉,把他们都杀掉!”

    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威尔斯,不顾一切的将他怀疑的近侍,全部拉出去枪毙。

    “王,那阿黛尔...”

    “杀了她。”

    威尔斯的眼中没有丝毫怜悯,更没有对亲情的一丝眷顾。

    “是,我的王。”

    可当侍卫准备遵照他的指示,去解决阿黛尔的时候,威尔斯却忽然喊住了他:“等等!”

    侍卫不明所以的站定,垂首默默等待王的指令。

    “那些该死的明人,是不是仍旧不愿交出他们的产业?”

    “是的,前去收购的议员说,无论他们出什么价钱,对方都不愿意出卖他们的工厂。”

    “既然不想卖,那就不用卖了。”

    威尔斯的嘴角噙着冷笑:“你接下来就这么办,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挺到什么时候...”

    .......................................

    伦敦塔的一楼,此时已乱做了一团。

    两份报纸的爆料,无疑在本就互相不信任的议员群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威尔斯除掉拉文,抢回那本属于他的王位,这些人不能说什么。

    毕竟他的手段也许残忍了一点,但于法理上来讲,无可厚非。

    但若阿黛尔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位新王就是弑父夺权的罪人,哪怕在不大讲究伦理的欧洲,那也是要下地狱的行径!

    想要知道真相,其实很简单,只要把赫本找出来一问就知道了。

    只可惜,就在今天一早,就在那两份报纸带来的舆论甚嚣尘上之时,赫本...失踪了。

    这个失踪就很巧妙,早不失踪晚不失踪,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失踪。

    这些贵族议员们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不约而同的齐聚一堂,希望威尔斯给他们一个答案。

    然而,威尔斯不仅没有给他们答案的兴趣,反而笑吟吟的询问起了,关于收购明人工厂的事情。

    英国本身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岛屿,其自身发展十分依赖海贸。

    在约翰还在的时候,哪怕他与大明的关系并不是那么融洽,也从来没断过民间的贸易,甚至十分支持。

    而大明这十几年来,官方的海贸发展虽然十分迅猛,但民间的贸易仍十分错综复杂。

    在没有市舶司之前,走私猖獗,就是这一时期的代名词。

    虽然大明的丝绸、瓷器在欧洲十分受欢迎,但这可不代表大明只有这点东西。

    很多东西从这边传入大明之后,经过聪明的华夏人精心改良后,又再一次的反向输出海外。

    其中,棉花就是一个代表。

    棉花最初产于天竺和亚剌比亚一带,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

    最初这种玩意是作为观赏花用的,一直到唐朝。

    到了宋朝以后,才开始逐渐作为衣物的填充物被大量种植、使用,以福建一带居多。

    直到后来,有一个叫苏谨的家伙到了泉州。

    这么好的玩意,他自然不可能放过,立即开始着手改良、增产。

    后来随着朱老四把西域打了下来,作为棉花最好的种植地,苏谨早几年就派人去那边大量种植棉花。

    慢慢的,大明所产的棉花可不仅本国说好,周边国家也开始慢慢引进。

    但他们即便想大量种植也很难做到,毕竟东亚怪物房里面,也就大明具备这样的条件。

    至于原产地三哥,呵呵...

    如此一来,大明可不仅拉着瓷器丝绸往海上跑,许多嗅到商机的商人,也带着棉花开始出口。

    到了后来,不满足于仅靠运输赚钱的商队,纷纷在各个国家建设织坊,自产自销。

    除了原材料需要从大明运输以外,他们几乎垄断了当地市场。

    约翰在位时,英军大部分的军装,几乎都是他们接到订单生产的...

    姑且不论这些商人为英国佬生产军装的事,对或者不对。

    但也从侧面证明了,大明对欧洲的掌控力。

    这一切都被威尔斯看在眼里,如何能不忌惮?

    上一次这些商人为他们生产军装,下一次呢?

    如果这些家伙因为大明的关系,不愿意再和他们合作,那他的士兵怎么办?

    光着屁股上战场吗?

    所以,被大明这些该死的黄皮猴子垄断的服装市场,他必须拿到自己手里。

    登基之后,他不止一次要求手下的贵族、议员,私下去将这些棉纺厂收购回来,然而却一次次碰壁、受阻。

    哪怕他将收购的金额提高到了五倍,依然没有人愿意出卖手中的厂房和技术。

    毕竟,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大家还是掂量的清楚的。

    但现在与大明开战已在眼前,这些东西他必须拿到手,哪怕不择手段。

    “你们明人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你们不识时务,那就别怪本王心狠。”

    威尔斯眼中闪烁着诡谲的光芒,显然已经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