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什么意思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司勋考功字数:2152更新时间:25/09/03 00:49:40
成远方身材高大,声音洪亮。
苏希还没进入到会议室,就已经听见成远方爽朗的笑声。
他应该是在讲一个什么笑话,逗得满堂大笑,气氛非常好。
成远方是一个非常有个人魅力的明星官员,他经常登上报纸,甚至是西方媒体。
他谈论起政策和施政方向来总是条条是道,也被认为有强大的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
苏希走进了会议室,就看到和陈光师坐在上首的成远方。
成远方见到苏希,连忙站起来。他说:“这位就是苏希同志吧。我可是久仰大名很久了啊。来,来,来,我们握个手,照个相。”
苏希穿着警服,他走过去,给成远方敬了个礼。然后再伸出手与成远方握手。
苏希比成远方稍微高一点点,成远方的手掌很大,略显粗糙,而且有力。
成远方紧紧握着苏希的手,他对陈光师说:“光师同志,京城将苏希派到你们江东来,可是让我非常眼红呀。苏希同志在无论是在公安系统,还是经济领域都有超高建树。尤其是抓经济工作的能力。东明模式直接诞生了一个万亿GDP的城市,以前谈到粤东,都是羊城鹏城,现在又多了个嘉州。”
“还有那个清河。清河我是去过的,我年轻时候去那儿的时候,还是大搞三线建设。后来听说没落了,成为了一个资源城市,再后来听说资源遭到大量破坏。我是非常痛心的。京城将苏希同志派过去,不到几年时间,那里现在已经是世界半导体科技的中心,从上游的光刻机,再到下油的芯片制造,再到各种存储、屏幕电子元件……现在大家都在说,只要去一趟清河,什么电子产品都能攒出来。那里已经诞生几家千亿级别的公司,直接带动了咱们的大宁交易所。现在大宁那边的金融体系,在这些半导体产业带动下,已经成为真正的科创板,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也将东北的外贸经济彻底带动起来。现在都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东北的环渤海湾大湾区。”
“了不起啊!”
“所以,我特意提出要见一见苏希同志。虽然我已经知道苏希同志非常年轻,但没想到这么年轻。前途无量!”
说到这儿,成远方拍了拍苏希的肩膀。
他热情洋溢,为苏希大声点赞。
苏希反倒是有点不自在。
成远方随后又转过身来,他对陈光师说:“其实,我和苏希还是有一些渊源的。苏希的母亲,是我的校友。我比苏希母亲年长几岁,小时候也是打过交道的。如今再见到苏希,真是发自内心的感到欣慰。”
成远方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句话,苏希的眉毛微微皱起。
倒是陈光师赶紧做出惊讶的表情,他说:“居然还有这样的渊源。”
“是啊。”成远方笑着说:“光师同志。我情不自禁的想和你打个商量,我们西河现在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正在蕴育出澎湃的力量,我们很希望能有一个懂经济的年轻干部带着城市向前冲一冲。我看苏希同志就非常好,不知道光师同志愿不愿意忍痛割爱呀。”
成远方当面挖人。
陈光师赶紧说道:“远方同志,苏希同志才来江东工作不久。我们也是舍不得的呀。”
哈哈哈哈。
两人爽朗大笑。
周围的人也都赔笑。
苏希环视了一圈,不仅是省里的领导来了,市里的主要领导也来了,泞江区的领导反而是站在角落,常建新看到苏希望过去,他连忙冲苏希挑了挑眉。
这时,苏希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是夏之涛。他是淮江区的区长。
“你去找个位置坐一会儿,等下我们单独聊两句。”成远方对苏希说话,说话间还拍拍苏希的肩膀。
尽显长辈的亲切。
这让外人看起来竟像是非常亲密的关系一般,尤其是成远方还当众提及苏希的母亲,搞得好像是世交一样。
事实上,两家之间近乎于世仇。
且不说成白云和苏明德之间的路线不同。
就是苏希上一代,成远方的妹妹可是横刀夺爱从苏梦瑜手里抢走了周锡。
不了解情况的人,认为成远方和苏希的关系很好。
了解情况的夏之涛,却觉得这像是成远方故意在膈应苏希。
苏希走过去,他在前排有一个沙发落座。
尽管他和常建新、夏之涛都是副厅级。但现在整个江东官场,都知道苏希已经是准正厅级干部,天南市副市长、天南市公安局局长的职位已经在走流程。
当然,苏希也只能坐在最靠边的位置。
成远方和陈光师进行了正式的会晤。
媒体拍摄了前面两人致辞的环节,然后工作人员就将媒体请了出去。
关起门来,成远方和陈光师聊得就是详细的内容。
关于江东省各个地级市对口支援西河的事情,相比起江东,西河的经济水平略微有些不如。
但是,西河的政治地位高于江东。
苏希听着他们之间商讨,他拿出纸和笔,记下了一些数据。
他很专注。
西河省的情况,苏希是了解的。
西河的发展定位和前景,苏希也是知道的。
这是一个战略地位极高的地方,尽管西康省现在因为半导体科技,地位直线上升,但综合来说,和西河还是有一些差距。
但是,苏希很清楚的知道,成远方在西河的几年时间,并没有给西河带去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他并不是一个懂经济的官员。
他就是懂当官。
当然,这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很多人当了一辈子官都没当明白。
这个闭门会议开了2个半小时。
不仅仅是两个主要领导聊,他们的下属也在聊,甚至有时候还有点激烈。
并不像媒体上所报道的那么一团和气,满脸笑容。
西河的官员希望争取更多的支持,江东这边就相对比较克制,扶持是愿意的,但扶持太多,谁都心里不舒服。
这种互相扯皮只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签署了多项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