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可以和我说说吗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司勋考功字数:2089更新时间:25/09/03 00:49:40
    会议结束后。

    成远方的秘书将苏希请了过去,成远方问苏希:“苏希,我对你们的东明模式非常感兴趣,你当时是怎么规划东明发展的?”

    苏希很认真的说:“我个人认为东明之所以取得经济上的腾飞,最重要还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做好亲商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我们从区一级开始提出各种服务方案。另外,我们当时抓住了国际贸易的风口,激发了民间资本的活力……现在东明已经形成规模优势,想要再走东明模式,有点难。”

    苏希说的很直接。

    因为产业这个东西,一旦形成规模,后来者想要追都没有可能,成本优势摆在那里,更何况东明的地理环境也非常好。

    东明现在是三条腿走路,一条腿是以代工为主的轻工业,对外贸易。一条腿是汽车、石化为主的重工业产业。最后一条腿是互联网科技,东明已经孕育出三个独角兽互联网科技公司。

    西河基本上没有借鉴东明的可能。

    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学东明,搞亲商服务型政府。

    但除了沿海几个城市,就只有清河搞成功了。

    沿海城市是因为有经济基础,他们可以给基层公务员高薪。

    清河是因为有苏希。

    苏希是那种只要你肯干,不仅给你发大量奖金,还给你快速晋升。

    他像是一个无情的政绩机器,你输入你的贡献,他给你相应的奖励与晋升。只会多,不会少。

    西河想学,很难。

    首先财政方面就不支持,其次,成远方同志未必能动员到街道一级,而且也不敢对大批基层干部动刀子。他是有政治抱负的人,别看经常上新闻,但事实上还是以求稳为主。

    所以,苏希没有拐弯抹角。

    成远方笑了两声,他说:“时代机遇确实很重要,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然后,他问:“你在清河搞半导体产业,搞出了一个亚洲硅谷。你和我讲一讲这个建设的过程与心得。”

    苏希说:“我之所以选择在清河搞半导体,事实上也是无路可走。清河或者说乾州,当时已经是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外流严重。当地的资源又被特定人士霸占,老百姓根本没有出头之日,那些支援三线建设的老人谈起现状,没有不后悔的。他们的子女,几乎每一个都抱怨他们父母当年的选择,将他们带到穷山沟里,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重新回到一线城市落脚。”

    “可以说,乾州是一座悲情城市。”

    “当时,我想了很久。我发现乾州精密仪器有一帮科技人才,而且在半导体领域有很高的建树。再加上乾州的气候很好,水电资源丰富,还有稀土这样的战略资源。于是,我就想到了半导体科技产业。”

    “我们确定方向之后,就开始竭尽全力的为这个目标去奋斗。我们从国外引进高科技设备,我们引进高科技人才,我们引来全国相应生产线,我们的高科技园区成为科技工作者的乌托邦…终于,在京城,在省委的支持下,我们推出了第一款爆款产品,然后是第二款,第三款…我们在科技领域奋起直追,直到现在遥遥领先。”

    “当然,也离不开国内高科技公司的支持,他们愿意使用国产芯片,国产存储,国产显示屏,他们不遗余力的扶持供应链,才使得我们这些公司得以存活,并且逐渐成长为行业巨头。”

    苏希说的简单,并且没有讲自己的功劳。

    成远方听后,点点头。他说:“西河其实也有大量的水电资源,并且人力资源也有优势,交通比西康更为便利。有没有可能让清河的相关企业到西河投资建厂?”

    这是成远方的重中之重。他就是来招商引资的。

    苏希说:“清河现在各方面的配套已经非常成熟,客户只要提出要求,几个供应链大厂就能提供解决方案。”

    苏希话说了一半。

    但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明确。

    没有可能的。

    除非再造一个清河,否则以清河在全产业链的优势,人家厂商但凡脑子没包,都不会搬迁到西河,更不会在西河设什么分厂。

    没必要,就算要设,也是在京城、沪海、鹏城、东明这样的大城市。

    怎么可能跑去西河。

    成远方的脸色微微一僵,他问苏希:“我听说周瑾在东明那边的互联网公司搞得非常成功,是你给支的招。要不,你也为我们西河支支招,你觉得我们西河可以朝着哪方面努力?”

    苏希说:“汽车!”

    汽车?

    成远方一愣。西河有倒是有汽车产业,但和全国其它几个汽车重镇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而且汽车领域是重资产,且不是能够轻易见效的。万一没搞好,几百亿上千亿砸进去,一点水花都没有。

    顿时,成远方兴趣全无。

    他笑了笑,说:“这是个好方向。我们要回去认真研究。”

    随即,他说道:“这次的周云海案件,你破的非常好。迅速及时的抓到了凶手,揪出了藏在干部队伍里的害群之马。这件事情,我要给你点赞。对于这个案子,你有什么心得?”

    如果成远方继续往汽车这个话题询问,苏希肯定会和他讲电动汽车的事情,讲电池领域的事情。

    但是,成远方没有。

    这证明了他的鼠目寸光。

    当然,也证明了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真正想问的就是周云海案。

    苏希说:“成书记。我就是抽丝剥茧,慢慢的捋清线索,查明证据,锁定凶手。接着就是向省委还有公安部汇报了。具体的抓捕,都是省厅执行的。王朝林是省厅抓的,郭向华事实上也是由黄玉成厅长负责的。所以,你问我心得,我确实没有心得。就和以前那些案子一样。”

    成远方说:“郭向华的死,你就没有觉得蹊跷?”

    “我相信省厅做出的结论。”苏希微微一笑,他忽然抬起头,直视成远方:“成书记,您觉得有哪里不对?可以和我说说吗?”

    苏希的目光平静,却带有审视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