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恢复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键盘战斗家字数:4980更新时间:25/02/22 12:45:25
                             
                         
                        
                        
                                “兄弟们都在赶来救咱们。”
    新王落寞的下马,被残部拱卫在最里面。
    只剩不到一百名的亲卫们,还有半道加入的两百余名残兵,围成一个圈。
    与外面的金江军对持。
    所有人都知道大势已去。
    而还能留在新王身边的人,定然已报了死志。
    所以新王身前的一名亲信,还不忘回头安慰龙在前。
    的确。
    收到消息的流民军,竟然还有转身过来救援的。
    雪崩之下。
    人人都在逃命。
    但也有人愿意付出性命。
    “投降吧,你们没有机会了。”
    一名金江军小将朝人群喊道。
    虽然只几百人,但人人不畏死,还是一股难缠的力量,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小将希望对方能投降。
    而且这许多的忠义之士,虽然是敌人,但小将也于心不忍,这些忠义之士白白丢了性命。
    没有人回答那小将。
    到了这个地步,能逃的人早都逃了,所有人都知道留下来的结局是什么。
    各处原来还能抵抗的精锐,也已经崩溃。
    战场形势不以个人意志而变化。
    大势之下,谁都是蝼蚁,只能随波逐流。
    “金江军不杀俘虏,你们投降绝对能活命,说不得还能有个好下场。”
    那小将真心喊道。
    以将军仁德的性格,小将有把握才如此说。
    可无论他怎么喊,也没有人回应他。
    面前的流民军残部,他们护着新王,也杀不出去,仿佛在等死,死在新王前面。
    “那小将。”
    新王突然出声了。
    哪怕是金江军的士兵们,脸上也露出了惊容,顾忌那贼首接下来会做什么。
    直至今日。
    金江军上下都没人敢轻视他。
    大周山脚下的残痕,已经证明了流民军的战斗力。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众人措手不及。
    谁也没想到贼首会问出这种问题。
    那小将犹豫了一番,还是如实的告知,心里有几分不愿欺骗此人。
    “我叫申中正,军学校毕业生,从军四年,乃金江军新军第二营甲字营营正,已经二十二岁。”
    龙在前看到对面赶来的大将,那大将示意那小将喊话自己。
    仿佛不知道自己的处境,龙在前竟然在绝地,与那小将拉起了家常。
    新军。
    看来就是那没有感情的军队了。
    龙在前了然。
    还有什么军学校云云,虽然不了解详细,但只听名字就知道是什么名堂。
    自己败的不冤。
    自己还在流窜的时候,人家已然在发展了。
    但是真的服气吗?
    龙在前不服。
    哪怕给他五年,不,只要三年,他绝对不会像今日这般毫无抵抗之力。
    不过服不服,也无所谓了。
    他要为兄弟们考虑。
    “你成亲没有,有了孩子没有。”
    “去年成亲,离家前还未收到妻子怀孕的消息。”
    “听说辽东很富裕?”
    “辽东本不富,但是在将军手里就富裕了。”小将有自己的看法,感觉那贼首挺有意思的,忍不住多说几句,希望能劝服对方。
    “其实不是辽东富裕,而是国内不太平,连年灾害,政治糜烂,又多战事,所以就把辽东凸显了出来。”
    “辽东也本该如此,但在将军的带领下,政通人和,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因此才打造出世外桃源,让百姓们安家乐业。”
    随着小将徐徐道来。
    很多流民军战士露出迷茫的眼神。
    什么叫世外桃源?
    龙在前身边也有很多年轻的后生,从记事的时候起,他们睁开眼就看到的是一副吃人的世道。
    各地的破烂年景,走到哪里都是如此。
    唯独今年年初进入湖广时,所见的年景稍微好一点,百姓们能有口吃的。
    安居乐业,他们更不明白。
    湖广的场景,能叫做安居乐业吗?
    这么美好的词,好像有点名不符实。
    “你真幸福啊。”
    新王赞扬了一声,又指了指身边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从出生就没父母,多年来咱收留了不知道多少,但更多的是等不到咱救。”
    新王没有说实话。
    不是这些孩子没有父母,而是还不如告知他们没有父母。
    谎言已经很残酷了,新王不想让这些孩子们,知道更残酷的现实,那太残忍了。
    杀人诛心。
    有时候,心里承受的痛苦,比肉体的痛苦要强不知道多少倍。
    “他们好多人和你差不多大,活了二十几年,从来没有安稳过一天。”
    “咱对他们又严厉。”
    “他们可不敢在外头胡来。”
    “他们什么都不懂,但都是好苗子,敢打敢杀,心里装着百姓咧,咱还让人教过他们识字。”
    新王龙在前犹如老妇人叨叨不停。
    所有人都看着他。
    不少的后生泪流满面。
    更加的坚定。
    新王就是他们的父亲,谁想要害新王,必须从他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成王败寇。
    这个道理龙在前懂。
    能白手起家达到他这个地步的人,就没有无知之辈。
    他也不是想要为自己说好话。
    他得罪了无数的读书人。
    不叨扰百姓,只搜刮大户的做法,加上今日的失败,注定了他身败名裂。
    “将军曾经当众说过,罪不在流民军,而在朝廷。”
    朱秀亲自抵达。
    无数的金江军士兵围住了此处。
    新王插翅难飞。
    “唐清安真这么说过?”
    龙在前半信半疑。
    虽然猜到对方是指挥大军的主帅,龙在前却没有变化,保持了刚才的样子。
    “他们这些军学校毕业的人,在学校都学过将军说的关于罪在朝廷,而不在流民军的文章。”
    朱秀指了指那小将。
    那小将使劲的点头,非常希望那贼首能相信。
    将军的确这么说过。
    “哈哈哈哈。”
    龙在前突然笑了。
    大笑声中,那个枭雄还是枭雄,没有丝毫死到临头的慌乱。
    “想不到啊。”
    龙在前满脸的感慨。
    “所有人都在恨咱们,咱也无话可说,咱只顾做好自己的事情,问心无愧就是。”
    “却没想到,竟然是咱最大的敌人,会认可咱。”
    “这老天真可笑。”
    龙在前已经没了担忧。
    金江军军纪严明,同样也是一支仁义之师。
    他不在担忧自己的儿郎们。
    “一切罪过由咱承担,过往烟云一笑而散,从此没有流民军,只有保国公治下的顺民。”
    “谁敢以咱的名义反抗保国公,谁就是咱的死敌,做鬼也不放过他。”
    龙在前当着众人的面决然的说完,然后不等旁人的反应。
    “曾。”的一声。
    拔出了自己的宝剑,抖也不抖,下手极快。
    一代流民军的王者。
    在数千人的注视下,自刎身亡。
    “干爹!”
    “新王!”
    “五哥!”
    ……
    人们措手不及,嚎啕大哭。
    “都降了吧,不要辜负你们新王的心意。”
    朱秀大手一挥。
    其余的金江军士兵纷纷试探上前,果然,那些流民军失了魂一般,不抵抗也不动,任由金江军捆绑他们。
    新王的尸体可不好慢待。
    朱秀命人收敛了新王都尸体,要求好生安葬,然后才下令,各部去告知其余流民军残部。
    连贼首都死了。
    就算还有抵抗之心的部队,也无力反转形势。
    新王是一面旗帜。
    扛起流民军事业的大旗。
    为什么人们都听他的,因为人们认为只有新王才能扛得起。
    他不在了。
    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份无知无畏的勇气,认为自己能替代新王,成为新的举旗者。
    毕竟。
    哪怕是流民军的首领们,大部分还是普通人。
    一处接一处的投降。
    随着金江军绝胜流民军,连流民军贼首都已自杀身亡的消息传开后,河南所有州县都改了旗帜。
    为了巩固战果。
    顾应时等官员,还有从山东,金州调来的官员,好几百人奔赴各地。
    招降纳叛。
    同时。
    朱秀除了派出留守各地的军队,也分兵收复陕西,山西,并且派出一支军队进入湖广。
    陕西与山西,两地的官府没有多大的抵抗,直接开门归顺。
    这两地真正的难题,不在已经毫无元气的官府,他们早已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力。
    真正需要解决的,还是遍布各地,流动在乡野讨活的灾民。
    粮食。
    粮食就是一切。
    或者杀光两地的流民,杀光上千万人。
    只有这两种办法。
    要么解决问题,要么解决产生问题的人。
    金江军。
    当然是选择解决问题。
    十年平蛮,十年发展,为的就是今日。
    不可计数的粮食,通过辽东湾密布的船只,源源不断输送到登来,从各地招募了至少五十万的流民。
    为金江军运送粮食。
    以工代赈。
    五十万的流民,虽然得不到多大的报酬,但是跟着金江军,为他们做事就能吃饱饭。
    也不算是吃饱饭,但肚子里有真正的食物了。
    同时。
    无数的粮种,农具输送到四省。
    第一批耕牛。
    山东一千头。
    顺天府一千头。
    山西两千头。
    陕西一千五百头。
    河南五百头。
    合计六千头耕牛,皆来自金江镇在草原城池,和朝鲜境内,以及辽东本土。
    朝鲜上下人尽皆知。
    金江军在国内气势如弓,已然占据了半个中国。
    更加不敢得罪。
    当收到保国公的命令,人人不敢违背。
    粮食,布匹,耕牛云云,不可计数的提供到金州。
    有官员认为将军不应该这么做。
    提出唐清安对友好的藩国太不仁德,如此糜烂藩国,会容易失去人心的。
    唐清安不以为然。
    穿越前,后世的美国仁义吗?
    他对自己的盟友怎么做的。
    看见日本发展势头要超过美国,直接撕破脸打断了日本的嵴梁,让日本经济停止了三十年。
    对英国怎么做的?
    英国所有的海外联邦,已然变成了美联邦,唯美国马首是瞻,英国放了个屁没有。
    还有欧盟。
    影响了吗?
    儒家有点不好。
    过分的追求仁德。
    本是对内,是一件好事,却又矫枉过正,对外也过分仁德。
    结果反倒是人人认为华人好欺。
    总之。
    唐清安不但没有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金州积蓄下滑得时候。
    周边所有得势力,要成倍的提供给金州。
    这是美国的传统。
    当美国经济不好的时候,会向全世界放水,谁不接受美元霸权,谁就会迎来战争和打压。
    谁反抗。
    等待的就是刀子。
    随着国内的局势明朗,唐清安的态度反而张狂了起来。
    关于人生最大的乐趣。
    不过唐清安倒是不想欺凌别人的妻子,毕竟还是有点受儒家思想的残毒。
    但是杀个数百万上千万的异族,还是愿意学的。
    例如第四镇。
    日本几年的战争下来,死亡了多少的人口,实在是不可计数。
    总之。
    将军的一意孤行。
    整个东部地区的物资,源源不断抵达国内。
    各省赈灾的省份中。
    反倒是河南。
    经过流民军大半年的治理,竟然打下了极优的底子,属于勉强可以自救。
    缓解了金州的压力。
    左支使林如海,和新任大使周士昌。
    前者接见各地的官员,从中提拔人才,稳住地方,并且派出金江镇的官员。
    而周士昌负责恢复民生。
    四省官员和军队,都要配合周世昌,听他的差遣。
    梳理各地的水土,在他的分配下,各地缓慢又不可抗拒的开始恢复民生。
    数百万流民编入民夫队伍中。
    修补年久失修的直道,修葺各地的驿站,挖开满是淤泥的沟渠,重新栽种树木,在田地里焚烧荒草……
    当下时代中。
    最大的基建农业工程。
    在金江镇的组织下,高达五百万的流民,同时间开动。
    同样。
    金江军小队奔赴各地,招降贼寇。
    提出前事不究,归家种地的口号,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绝大部分贼寇都归家了。
    剩余的顽固分子,开始了大清除。
    半年的时间。
    陕西,陕西行都司(甘肃宁夏),山西,山西行都司(小半个草原)顺天府,山东,河南各地。
    在第二年的春天,顺利的开始了春耕。
    同时。
    境内的流民军失去了百姓们的支持,也彻底消亡。
    番薯,玉米等农作物,加入了传统的轮作方式。
    根据后世学者观点。
    这些作物替换了传统轮作方式,取代了其他杂粮,与主要农作物稻谷大麦等交换轮作,人均提高了九十斤的口粮。
    而根据史料和各地的县志。
    此物从明末引入国内,在福建开始种植,到清初不到一百年,就传遍了全国。
    事实与科学。
    不容置疑。
    而唐清安正在犹豫,是否现在就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