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应天!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人世几春秋字数:2228更新时间:25/05/18 12:33:11
    梁萧军令一下,天策军全军将士并没有感到任何恐惧,训练更是热火朝天。

    梁萧一以万骑白袍兵全歼罗迦万骑的辉煌战果,让天策军更加从容自信。

    远程武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能保证军队在有效杀伤敌军的同时显著减少战损,因此梁萧一直在优先研发和量产新式远程武器。

    比如让长弓大放异彩的阿金库尔战役,英军仅凭五千多名长弓手和九百余名骑兵,以正确的战术击溃了约三万六千法国部队(其中骑兵过万),此役成为了法国的国耻。

    法军在此役损失过万,光是贵族阶层就阵亡超过五千人,而英军的损失不过是十几名骑士和百余名长弓手……

    白袍兵如今的战斗力毋庸置疑,但仍然需要不断优化。

    否则,当时歼灭罗迦之役的战损可以再降低一半以上!

    但无论如何,此役也让天策军有了足够的底气面对匈奴军队。

    在这位武君的带领下,曾经令徐州军民闻之色变的“匈奴铁骑”已然不足为惧。

    信心也是一支军队战无不胜的重要因素。

    外界只知道梁萧全歼了罗迦的部队,却不知道梁萧究竟调动了多少兵力,更不知道天策军有多少长弓、武君弓。

    因为天策军的军营是严禁任何闲杂人等接近的,军队对于武器和人员都有极其严苛的保密规定。

    如此严苛的训练,也意味着丰厚的待遇,天策军将士的俸禄是每月五百钱以上,部分精锐的最高俸禄超过两千钱,基层军官俸禄每月一千钱起步。

    因此徐州将士挤破了头也要加入天策军。

    许多在江南服过兵役的士兵也拖家带口赶赴徐州,以求能够加入天策军。

    琅琊故郡的西边与北边,尘土飞扬,声震山河。

    琅琊故郡里边却是一片忙碌与和谐。

    梁萧登上高楼,放目远眺。

    这里曾经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残垣断壁,如今楼舍林立,即使比起曾经的琅琊仍有明显差距,但也已经能够符合郡城的标准。

    靖云生也受命随梁萧出征,陪他登城。

    “主公,琅琊故郡重建成功,堪称神迹,是该给它取个新的名字了。”靖云生提醒道。

    梁萧微微点头,望着初现生机的故郡,沉思良久,

    “现有的琅琊即将面临匈奴军队猛攻,为了避免军令混乱,暂时不方便更名,因此琅琊故郡不适合再取‘琅琊’之名。”

    “靖先生可有好的建议?”

    靖云生连忙摇头:“这里可是浴火重生的宝地,亦是未来用于收复中原的军事重镇,必须由主公亲自斟酌取名,才有意义!”

    梁萧会意,又思考片刻,豪情万丈。

    “就改名‘应天郡’吧。”

    应天府,乃是明朝前期首都,位置正是地处江南的武朝京城,建康。

    “上应天意,妙哉!”靖云生由衷称赞。

    曾经沦陷于匈奴的琅琊故郡,也拥有了新的名字。

    应天郡!

    在徐州日报的配合下,应天郡的更名公告迅速传遍徐州。

    梁萧信守诺言,现任镇东将军、琅琊郡丞闻人节被任命为首任应天郡太守,不过目前闻人节仍在前线协助秦勋防御匈奴,因此应天郡暂时由梁萧驻军直辖。

    琅琊的闻人氏自归顺梁萧之后,便一心一意效忠梁萧,这也是对他们的回报。

    闻人子明是现任东海郡太守,闻人喜又是下邳太守,其子闻人清玄又是广陵郡丞兼领天策府主簿。

    两支闻人氏合并之后,也摒弃了门阀的思想,坚定支持梁萧推广教育,成为了目前徐州最显赫的家族之一。

    钟离家与秦家是梁萧阵营的核心支持者,但人员数量不及闻人氏。

    应天郡重建之后,梁萧也将本地军营更名为“应天军营”。

    这里连接徐州南北两境,可以随时驰援各地,又能掌控大片草原,不容有任何闪失。

    应天郡重建的消息,很快也传遍徐州各郡,尤其是北边的琅琊,再次鼓舞人心。

    如靖云生所言,梁萧用不足一年的时间就成功重建应天郡,堪比神迹!

    参与重建的百姓的热情之高,不言而喻。

    百姓切身体会到梁萧执掌徐州以来的变化,在应天郡重建之后,对梁萧更加心悦诚服。

    不过梁萧目前还不打算往应天郡迁移太多百姓,非常时期,这里暂时只是作为军事重地。

    徐州以平原为主,沃野千里,易攻难守,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许多决定天下大势的战役都发生在这里。

    一旦西秦和匈奴人突破第一道防线,以骑兵见长的两国军队便可长驱直入,因此外界几乎所有人都不认为梁萧能守住徐州。

    随着匈奴左贤王、右贤王、罗迦接连惨败甚至死于梁萧之手,匈奴境内人心思变,各地武朝遗民起义频频,即将动摇匈奴统治。

    匈奴单于对国内的武朝遗民许诺减轻徭役和赋税,仍是没能彻底根绝各地起义现象,因此急需一场大胜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但匈奴权贵们并不知道,梁萧同样需要一场大胜,以震慑天下,并向天下人证明徐州可守!

    唯有如此,才能有力地吸引江南、西秦、匈奴等地的仁人志士加入徐州,从者云集,大事可成。

    几天后,应天郡更名的消息也传到了江南的京城。

    先前朝廷就接受了梁萧重建此地的提议,“应天”之名亦无可厚非,因此六部倒也不好反对。

    与京城反应平平不同,西秦洛阳城的权贵们却如同炸锅一般,议论纷纷。

    “那里应该是武朝的琅琊遗址,已经被匈奴人夷为平地了吧?这才不过一年而已,居然就被梁萧建成了军事重镇?”

    西秦朝臣们得知消息,无不惊讶,就在朝会上讨论。

    拓跋穹,最无缺,慕容氏双雄,脸色最不好看。

    拓跋穹与最无缺治国几十年,深知此事难度。

    慕容氏双雄长期对抗匈奴,也知道此地成为军事重镇的意义,显然不只是为了防备匈奴,更能防备西秦。

    再加上梁萧提前通知西秦,非常时期封锁北边的国境,西秦的斥候更难深入徐州草原了解战况,显然不利于西秦发动突袭!

    一个应天郡的重建,竟让西秦君臣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