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埋伏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人世几春秋字数:2169更新时间:25/07/18 13:15:08
梁萧道:“有常将军驻守辽东,坚壁清野,大可放心。除非东胡也大量配备武君弓,否则就算人数十倍于白袍兵,再加上右贤王的部队,也不可能拿下辽东。”
群臣欣喜不已。
“常将军是最早追随主公的将军之一,办事从来一丝不苟,的确足堪大任!”
梁萧同样自信一笑,又道:“如今的江南危机四伏,我们需要尽快击退西秦部队,再稳定燕云之地的局势。而其中的关键,自然是燕云将士们的训练,今年就有劳诸位多担待点。”
群臣异口同声道:“臣等定当竭忠尽智!”
梁萧看着地图上的江南,眼里浮现几分忧虑。
这里的地理和“故乡”略有区别,比如漳河尚未改道,仍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之一。
在江南的最南方,武朝地图标注的并非海域,而是一条名为“恒江”的河流,南方则是一片“不毛之地”。
这让他感到疑惑,也提前派人前往那里一探究竟。
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还是武帝良心发现,支持他驱逐匈奴,收复燕云,最近还册封他为沛郡郡公,算是明确的表态。
但武帝的身体每况愈下,云定的部队又遭到六部刁难,天策军的兵力有限,还不足以控制京城。
但交州南王已有异心,因此他有必要尽快回去掌控江南,但守备燕云之地也是当务之急。
现在,他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让西秦部队知难而退。
有匈奴单于作为前车之鉴,又有拓跋穹御驾亲征,最无缺为辅翼,迅速歼灭西秦部队是不现实的。
西秦国内最刺头的慕容氏,都坚定地支持西秦攻打燕云之地。
他在燕云之地推行的政策,颇有故乡革命先辈们的作风,有效地助他稳定了局势,却也因此让西秦和江南的地主阶级如临大敌。
作为主公,他既然有志于天下,自然要看得比任何人都更加长远。
现在他在等待卓子房和江南的消息。
当日,辽东以北。
常念侠率众迎击东胡,示敌以弱,诱敌深入。
东胡骑兵并未从匈奴人那里获得关于白袍兵的情报,悍然出击,誓要夺取辽东。
迎接他们的,正是武君弓的乱射,和一路追杀。
东胡骑兵损失惨重,纷纷退走,留下大片人马尸体和少量活马,不敢再接近白袍兵。
“禀报常将军,我军出其不意,击杀敌军超过五千,缴获活马一千二百匹,死马超过四千匹!缴获的低质量军器四千五百副!”
行军主簿汇报之后,正在现场的王鼎等辽东本地将士又惊又喜,纷纷鞠躬。
“仰赖将军神威!”
常念侠谦虚道:“我军白袍兵本就是百战精锐,敌军的弓箭与铠甲质量低下,不堪一击。当然,面对骑兵,我军仍是不可轻敌!”
质量低下?
王鼎等人老脸一红。
东胡骑兵的皮甲质量确实一般,至于铁甲,少之又少,毕竟他们不像匈奴人入主中原,掌控大量的铁矿和工坊。
可是,辽东的军器也不比东胡骑兵好多少嘛……
天策府的军器早已名满天下,自然是看不上东胡那点小东西的。
但缴获的这些铠甲完全可以用来武装辽东将守军,进一步提升辽东军队的战斗力。
五千白袍兵的存在,让辽东暂时可保无虞。
但右贤王掌控漠南之后,第一时间便派人前往东胡,似有所图……
西秦联合武朝新君、匈奴,围堵梁萧的策略,正在逐步实现。
邺城西南,西秦大本营内,拓跋穹正在听行军主簿汇报。
“陛下,根据我军的消耗,以及后方的运粮情况,臣等经过计算,初步确定。”
“若是我军以最低消耗维持战役,应该能坚持到今年六月份。”
“若是以最高消耗……恐怕最多只能坚持到今年四月下旬,也就是,不到两个月。”
“主要还是草料的消耗太大,若是不把骑兵数量缩减到四万,草料最多只能坚持到三月底。”
行军主簿似乎是担心拓跋穹龙颜大怒,连忙补充。
“之所以粮草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先前匈奴人从边境收购了太多的粮草,否则我国囤积东境和北境的粮草完全足够支持到明年……”
行军主簿的声音压得越来越低,一张老脸早已涨红。
卖粮草给匈奴人,也是拓跋穹专门下诏的,只是谁都没想到匈奴军队会全军覆没,还被梁萧缴获粮草……
拓跋穹自然知道原因所在,叹息良久,摆了摆手。
“朕会派人通知丞相的。”
行军主簿离开后,拓跋穹又开始拟写诏书和密信,交给身边的一队秦都影卫,让他们分别送去给最无缺和拓跋倩影。
军帐内很快空无一人,拓跋穹眼中的神采逐渐暗淡。
现在,他只能赌,三个月之内,江南能不能生变!
毕竟燕云之地有徐州天策军坐镇,最无缺只怕也拿不下常山。
三十几万军队的粮草消耗,是极度惊人的。
毕竟这三十几万人的背后还有几十万的民夫和车辆、驮兽,这些都占用了国内的耕作资源,会因此影响到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春耕。
若是面临最坏的情况,此事或许只有拓跋倩影能解……
江南。
云定派出去的亲信一路死里逃生,向云定汇报了王京部队被围困的情况。
云定闻讯大惊,又见后方物资迟迟未到,也深知不能继续深入南方了,不得不率众赶去救援王京。
经过一路的消耗和补充,目前他的兵力还有三万。
而在前去支援王京的必经之路上,数十万天和教的起义军正在守株待兔……
“将军!”
云定的斥候部队紧急赶回南方汇报。
“贼军不知何时聚众数十万,直接截断了我军的退路!”
斥候话音刚落,云定与身边将校无不震惊失声。
“怎么可能?”
北宫若愚连忙小声提醒:“此事,恐怕是政敌做局,勾结贼军,否则我军不可能毫无察觉,朝廷也不可能不派人及时来报信。只怕我军已经陷入十面埋伏,必须尽快派人回京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