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9章 丹青书生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许火烨字数:2397更新时间:25/02/24 11:16:30
                             
                         
                        
                        
                                徐牧从云胡亭归来,宴会上气氛越发热闹欢畅。
    美酒佳肴、雅乐佳人,好一片盛世景象。
    然而徐牧却融入不到这气氛中,汴梁太繁华,金明池更喧闹。
    他怔怔地望着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神。
    “北凉王殿下为何不过去,与诸位大人畅饮?”
    蘅嫣清冷的声音,令徐牧回过神。
    她浅笑与徐牧四目相对,眼神清澈明亮。
    “本王,不喜酒。”
    徐牧负手而立,道。
    “也不喜欢汴梁的气氛。”
    蘅嫣嫣然一笑,问徐牧。
    “汴梁繁华热闹,金明池风景如画,王爷为何不喜欢?”
    徐牧剑眉微蹙,想了想。
    “许是本王在北凉待得久了,与汴梁格格不入吧。”
    “北魏虎视眈眈,万妖之国窥伺北境。”
    “可京城却……”
    他没说完的话,蘅嫣替他说了。
    “京城却歌舞升平,一片盛世繁华的样子,对么?”
    徐牧微微颔首,承认了。
    蘅嫣遥望着功勋权贵们,道。
    “汴梁从来就是这样,边关有战事,与汴梁却相隔千里之遥。”
    “歌舞升平及时享乐,不外如是,北凉王经常行走于军中。”
    “志气风骨犹在,看不得这般景象实属正常。”
    “未来王爷在汴梁,还需早日习惯才是。”
    徐牧凝视了蘅嫣片刻,道。
    “除夕之后,本王就会回北凉,用不着习惯。”
    蘅嫣嫣然一笑不与徐牧争辩此事,她话锋一转。
    “云胡亭,王爷见到喜君了?”
    徐牧平静的脸上露出一抹尴尬。
    “嗯……裴小姐找本王借《明皇纳凉图》临摹研习。”
    “蘅博士直接与本王说就好,去了云胡亭本王毫无准备。”
    蘅嫣闻言美眸闪动。
    “王爷,喜君妹妹天性善良直率,又是裴相千金。”
    “说句心里话,这般身世品貌,配皇子也是匹配的上的。”
    “我听说,太子殿下还经常在诗会雅集上与她接触呢。”
    徐牧的眉毛微微一挑,深深地看了蘅嫣一眼。
    “蘅博士在太学莫不是做学问还不够忙?”
    “否则怎会有时间,去关心别人的阴私事?”
    蘅嫣碰了一根软钉子,见徐牧转身离去,不禁叹息一声。
    “好个不解风情的北凉王。”
    她有心帮助裴喜君牵线,可当下看来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金明池盛会,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入夜,方才散去。
    从金明池返回汴梁的马车上,姬康、裴坚同乘坐一驾马车。
    宽敞阔气的马车内,还坐着一位身着黑白相间绸衫的书生。
    他双目狭长生的相貌平平,正轻声说道。
    “北凉王徐牧于北凉走一遭,修为精进,如今已到了天玄巅峰。”
    大将军姬康眉头紧锁。
    “天玄巅峰?他的修为竟精进得如此之快?柳先生没看错?”
    书生摇晃着手中的折扇,微微一笑。
    “大将军今日命温荣与徐牧比试,不就是要借着机会。”
    “让在下好好地观察徐牧的修为、破绽么?”
    “吾丹青书生柳永这双眼睛,观人修为从未出过错。”
    姬康微微颔首,眉宇之间浮现出一抹担忧之色。
    徐龙乃是皇族精心培养的皇子,修为才到筑基巅峰。
    徐牧却没受到半点的培养,已然到了天玄巅峰。
    人比人气死人,难怪梁帝会对徐牧刮目相看,态度暧昧。
    丞相裴坚不通武事,追问道。
    “那……柳先生可有对付北凉王徐牧的办法?”
    柳永思忖了片刻,道。
    “北凉王身怀‘小叶紫檀剑匣’,内中有神剑九柄。”
    “有剑匣在手他可发挥天玄之上的战力,故要除掉他先要取剑匣。”
    “若他剑匣在手也不是无法对付,他长于御剑,本身武技不强。”
    “派遣锐士突袭,再近身搏杀,可诛杀之!”
    大将军姬康听着,提醒柳永。
    “寻常的锐士并不保险,本官与裴相,已经联系了四姓。”
    “届时他们会派出死士,听你调遣,但本官与裴相要万无一失!”
    柳永闻言抱拳行礼,道。
    “请大将军与裴相放心,在下收了两位天大的好处,就会竭尽所能。”
    “在下需要的材料,已经凑齐了,诛杀北凉王,在下会以‘术法’杀之,不给两位留下任何麻烦。”
    “只要将军与大人全力支持,北凉王,一定走不出京城!”
    姬康与裴坚听到他的保证,神情方松弛下来。
    姬康轻声说道。
    “三日后除夕夜宴,裴相,你我可不能什么都不做啊。”
    裴坚点了点头,道。
    “大将军放心,吾已经联络了一群言官,到时候会陆续上奏。”
    “请陛下将北凉王留在京城,绝不会让他离开!”
    姬康与裴坚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扼杀徐牧。
    他们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但事情的发展出乎他们的意料。
    翌日,北境传来战报。
    北凉军陈兵胭脂关,防备北魏在胭脂关外的威胁。
    北凉军亦兵出潼门关,与驻扎在古北口关的北魏军对峙。
    北凉天策府长史诸葛渊,及驻扎幽州的大将章邯联名上奏。
    称古北口关的北魏军蠢蠢欲动,而胭脂关外,亦有北魏大军的行踪。
    胭脂关位于北凉安州的胭脂郡,乃是北凉北面的门户。
    北魏军与北凉军的对峙,令刚刚平复下来的北境战事,变得波云诡谲起来。
    当夜,大将军府。
    裴坚、姬康,以及匆匆赶来的皇太子徐龙,在姬康的书房中,紧急商议此事。
    嘭!
    徐龙猛地一拳砸在桌上,怒声道。
    “北魏可恶!为何偏偏赶在这时候屯兵威胁北境?”
    “若战事继续恶化,父皇肯定要放北凉王归北凉!”
    大将军姬康微微眯起眼睛,轻声说道。
    “梁魏两国刚刚签订议和书,梁国折损了大将拓跋辉。”
    “还不到半年时间,北魏没有理由再动刀兵。”
    “殿下,北境的事情不对劲啊。”
    徐龙微微一怔,愣住了。
    “舅父是说,北境的军情……是假的?”
    “诸葛渊敢假传军情?可幽州的章邯也联名上书。”
    “章邯与北凉王又没交情,为何帮着诸葛渊?”
    姬康抚须冷笑了一声。
    “天策府掌管北凉三州,北凉王离开了,军政皆由诸葛渊掌管。”
    “他出身琅琊诸葛氏,不会想不到北凉王有回不去的风险。”
    “故搞出这么一出北境战事将起的戏码,至于章邯?”
    “北凉王在重山力挽狂澜,还救了章邯的命,这个忙他能不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