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09章 约法三章,东出潼关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许火烨字数:2311更新时间:25/02/24 11:16:30
                             
                         
                        
                        
                                徐牧笑着对绫月说道。
    “鱼上钩了,皇叔亲临,今晚绫月你来下厨。”
    “为皇叔准备好酒好菜。”
    绫月捧着鱼篓笑得眉眼弯弯。
    “奴婢遵命!”
    北凉王府,当夜。
    从潼门关抵达青云城的淮南王,尝了一口红烧鱼。
    “好滋味!好手艺!牧儿,你梧桐苑的女使手艺,不输御厨!”
    淮南王比上次与徐牧在汴梁见面,又胖了些。
    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皇族之中对徐牧关照最多的,就只有淮南王了。
    徐牧仰面而笑,为淮南王徐天禄斟酒。
    “皇叔喜欢就留在北凉,欣赏北凉的美景,品尝北凉的美食。”
    “您最爱的北凉‘风铃酒’,管够!”
    淮南王徐天禄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成,那皇叔我可得体会你北凉的盛景与美酒。”
    “牧儿,你那未来的媳妇,拜入‘稷下学宫’,你可知道?”
    徐牧微微颔首,道。
    “喜君写信过来说过此事,她说,九月底稷下学宫宫主回宫。”
    “届时她会与副宫主南宫葶,返回学宫学艺。”
    淮南王徐天禄忍不住笑道。
    “牧儿,你那位未来的岳父自从除夕后,将他女儿禁足于家中。”
    “本来不准她出门,更不许她拜入学宫,结果呢?”
    “得知‘稷下学宫’宫主要收徒,还是首徒,立刻变了脸。”
    “裴相什么都好,学问好、能力强,就是太爱钻营。”
    徐天禄对裴坚的评价一针见血。
    裴坚能走到宰辅的位置,其人能力一等一的厉害。
    然而聪明人就爱钻营,导致裴坚与姬康沆瀣一气。
    “‘稷下学宫’乃天下百家执牛耳者,儒道孔家、法家蘅氏。”
    “都比不过‘稷下学宫’的声望,故你未来的媳妇若能成为‘稷下学宫’之主,与你受用无穷!”
    徐牧的眉毛微微一挑,淮南王这是话里有话。
    “皇叔,吾与喜君在一起,并非贪图她身份背景。”
    “她真心为吾,吾自当真心相待,就算她不做‘稷下学宫’宫主,婚约依旧。”
    徐天禄微微颔首,又灌了一口酒。
    “牧儿有情有义,皇叔欣慰,这次皇叔来的目的,想必你也猜到了。”
    “咱大梁真的遇见了困境,朝中人心惶惶,你又两次拒绝了你父皇的任命。”
    “牧儿,皇叔知道你心里对你父皇,还有怨气。”
    徐牧的脸上笑容渐渐地消失,轻声说道。
    “陛下是君,我是臣,臣子怎么敢对君有怨气?”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道理我懂。”
    徐天禄闻言,微微皱起眉头。
    “你与你父皇是君臣,更是父子,怎么说的好像毫无亲情?”
    “牧儿,你父皇他……他是有后悔的。”
    淮南王徐天禄拍了拍徐牧的肩膀。
    “皇叔从京城出来前,你父皇说,若你愿意前往北境。”
    “北凉、燕云、辽东三地的统兵权,还有文武官员的任免。”
    “皆有你来节制,你有任何的要求都可以提。”
    “朝廷会为你退敌,做一切支持!”
    徐牧微微眯起眼睛,问徐天禄。
    “皇叔,我父皇说一句错了,认一个错,就那么难?”
    魏风华替梁帝致歉,淮南王徐天禄称梁帝后悔。
    但梁帝就是不肯说一句自己做错了。
    徐天禄沉默了片刻,道。
    “高处不胜寒,你父皇未曾登基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转眼二十二年过去,他是大梁的君主。”
    “君主要认错,承认自己的失败,没有那么容易的。”
    “不过……”
    徐天禄下意识地压低声音。
    “皇叔此事只与你说,你万万不可告诉别人。”
    “你的亲信、梧桐苑的三个小丫鬟,甚至是你未来的娘子。”
    “你都要守口如瓶,知道么?”
    徐牧的心蓦然一跳,道。
    “皇叔请说,今日的话只有你我二人知晓。”
    徐天禄眸子里露出一缕精光。
    “你父皇,欲重立储君!”
    什么?徐牧有心理准备,但依旧被这消息吓了一跳。
    梁帝废徐牧册立徐龙为太子,而今还废徐龙再立徐牧?
    “皇叔我离开汴梁前,与你父皇同游琼林苑。”
    “当夜吾二人彻夜畅谈,你父皇与我说了心里话。”
    “当今太子虽然不错,但大梁内忧外患。”
    “他说陆尚书虽然狂放,但说得有道理,你不输我大梁太宗文皇帝。”
    徐天禄欣慰又感慨。
    “兜兜转转这储君之位终究要落到你头上,只要你能平定北疆。”
    “你岳父裴坚为丞相,未来的妻子极有可能是‘稷下学宫’之主。”
    “皇叔,亦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淮南王徐天禄多年来一直都是诗酒风流的享乐王爷的形象。
    今日在徐牧面前却展现出果决的一面。
    “你若承袭皇位,当为我大梁又一个盛世之主!”
    徐牧被徐天禄带来的消息冲击得有些迷糊,不过,他并未当即决定。
    徐天禄明白,徐牧的决定将影响北凉乃至于大梁的未来。
    他并未催促徐牧,而是让徐牧深思熟虑再做决定。
    当夜,徐牧紧急召诸葛渊入北凉王府。
    没有人知晓徐牧与诸葛渊说了什么,第二日,天策府昭告北凉:
    北凉王徐牧,将率领青云军、龙蛇军、陌刀军,三军出潼门关!
    消息不过两日就从北凉传遍天下。
    朝廷旋即也发出圣旨,昭告天下。
    洋洋洒洒许多字,其中有三条最为瞩目,亦被后世称为“约法三章”。
    其一,北凉王徐牧统领北凉、幽州、辽东三地兵力,任其调遣。
    其二,北凉、幽州、辽东,三地文武官员皆受北凉王节制、任免。
    其三,各地调派往汴梁,再由汴梁运送往前线的粮草,皆受北凉王监察。
    为了保证最后一点,梁帝下了大决心,命淮南王徐天禄坐镇。
    世人都知道徐天禄是个诗酒风流的王爷,军务、政务都没建树。
    但徐天禄就是梁帝的决心,谁敢动送往前线的粮草辎重,梁帝便要谁的命!
    九月末,秋意盎然。
    北凉王徐牧率领一万青云军,一万龙蛇军,五千陌刀军,东出潼门关!
    北凉王一动瞬间引起了天下的瞩目,就在徐牧出发三日后,锦州,失守!
    梁军在锦州的最后一处要地大凌河城,被敌军攻陷。
    大梁上下,一片愁云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