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26章 汴梁风波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许火烨字数:2361更新时间:25/02/24 11:16:30
                             
                         
                        
                        
                                汴梁,樊楼。
    若论汴梁谁家的酒菜最佳,樊楼绝对是一流。
    大江南北的美食名菜,都能在汴梁樊楼找到。
    夜幕降临,太学生孔符、杨颜、晏行,一行三人正在樊楼宴饮。
    孔符多喝了两杯酒,脸色涨红。
    嘭!
    他将酒杯往桌上一拍,不屑地说道。
    “不过是打了几场胜仗,杀了些许敌军而已。”
    “打打杀杀有何难?能改得了他武夫的蛮横与秉性?”
    孔符乃坚定的太子一党,北凉王在北面连战连捷。
    朝中对徐牧的评价越发的好,引得孔符烦躁。
    遂约了好了杨颜,以及跟班晏行来樊楼吃酒排解苦闷。
    杨颜闻言,深以为然。
    “孔兄高见!北凉王运气好,遇见了一群庸人。”
    “拓跋延寿徒有虚名,三次败于北凉王之手。”
    “就算你我去对付拓跋延寿,亦手到擒来!”
    拓跋延寿前后在潼门关、重山、尸乡惨败给徐牧。
    如今,拓跋延寿俨然成为汴梁人的笑柄,起了个绰号——常败将军。
    晏行一向以孔符、杨颜马首是瞻,闻言连连点头。
    “拓跋延寿无德无才,击败他有什么难得?”
    “北凉荒蛮,好勇斗狠,别看他们在外打仗有点本事。”
    “但究其根本,还不是朝中的支援得当?”
    “否则前线将士就算有十分力,也仅能用出六分而已。”
    晏行摇头晃脑说的话,逗得孔符喜笑颜开。
    “晏行,你这榆木脑袋真有开窍的一天?哈哈哈哈!”
    “说得好!稀松平常的功劳也值得朝野上下称颂?哼!”
    三人正说在兴头上,忽有人高声道。
    “孔兄,此言差矣!”
    樊楼一楼为宽广的大厅,不过大厅里面被人为分割成一个个小雅间。
    有屏风花草等为隔断,雅致极了。
    听闻屏风后有人反驳,孔符大怒。
    “谁人在后面大放厥词?出来!”
    屏风后人影闪动,片刻后太学生班嗣与夏元走出来。
    夏元乃蜀中登州人,与班嗣往日交好,同是出身寒门的太学生。
    班嗣朗声道。
    “孔兄,北凉王为国杀敌建功,挡住了北魏与万妖之国南下。”
    “功绩彪炳史册,岂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
    孔符瞥了班嗣一眼,自上次金台诗会后孔符等与班嗣就不对付。
    “彪炳史册?班嗣,你言过其实了吧?”
    “换任何人代替北凉王的位置,都可取胜,胜过‘常败将军’有何难?”
    班嗣摇了摇头,反问孔符。
    “常败将军?北凉王执掌北方战事之前,拓跋延寿攻横水城。”
    “破辽州、锦州,兵锋直指郑州,那时候怎么没人能挡住他?”
    “北魏上将军王翦老辣狡诈,章将军、曹将军、冯将军谁是他的对手?”
    班嗣一番话将孔符说的哑口无言。
    见状杨颜开口为孔符解围,诡辩道。
    “时也命也,北魏与万妖之国联军进攻我大梁,损兵折将。”
    “到了郑州已经成了疲惫之师,北凉王正好赶上罢了。”
    “要感谢也得感谢辽州、锦州的兵卒与百姓……”
    杨颜侃侃而谈,夏元怒喝道。
    “杨颜,你说的是人话乎?敌军入侵,生灵涂炭。”
    “你竟将他们当成了消磨敌军战力的工具?”
    夏元出身蜀中登州,如今登州被王燮叛军占领。
    王燮叛军治下的登州混乱、危险,百姓朝不保夕,赋税沉重。
    夏元每每想起登州的父老乡亲,心痛如绞。
    他多希望北凉王能去蜀地,剿灭王燮叛军,还蜀地百姓一个太平。
    孔符、杨颜被夏元怒斥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杨颜身为左都御史杨莲的长子,谁不是捧着敬着?
    被夏元一番怒斥,杨颜的脸上挂不住了。
    “好你个狂悖之徒!吾非教训你不可!”
    “叫你知道什么是规矩!”
    班嗣眉头紧蹙,道。
    “杨兄要做什么?我们说的那句话不是实话?”
    “朝中能挽救大梁北境局势的,唯有北凉王一人尔!”
    孔符脸色大变。
    “狂妄!班嗣,你将太子殿下放在何处了?”
    “我告诉你,只要太子殿下想,平定北方战事轻而易举!”
    夏元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孔符,你的话你自己相信么?”
    夏元一句话,戳中了孔符、杨颜等人的死穴,也戳中了太子党的死穴。
    皇太子徐龙并未有军功!
    天下大乱之势已经初现端倪,若徐龙继续这样,他的地位早晚会被徐牧取而代之。
    杨颜怒喝道。
    “夏元,你找死!”
    当夜,太学学生孔符、杨颜、晏行,以及太学学生班嗣、夏元,于樊楼殴斗。
    一边是坚定的太子党,一边是寒门出身敬佩北凉王的俊杰,双方大打出手。
    鉴于他们的太学生身份,梁帝命太学五经博士蘅嫣,斥责管教。
    旋即将此事压了下去,但太学学生的争斗,不过是小打小闹,冰山一角。
    他们代表的亦是如今朝局中的两派。
    一派支持皇太子徐龙,一派支持北凉王徐牧。
    两方力量此消彼长,形势波云诡谲。
    不过有梁帝坐镇京城,一切的波涛都被压制在水面下,只待一个机会,就可掀起万丈波涛。
    汴梁,十二月。
    太学生孔符等樊楼殴斗过去七日后,十二月来了,汴梁更冷了。
    鹅毛大雪却盖不住裴南苇的怒气与委屈,她一清早就来找裴坚哭诉。
    “爹爹!您可得救一救夫君!他被打了二十板子呀!”
    “您说,北凉王的心怎么这么狠?那可是他姐夫!”
    裴南苇的夫君岑晊,自北境大战重启后,便一直忙碌在粮道上。
    北凉王坐镇前方,后方还有梁帝钦点的淮南王负责辎重粮草。
    淮南王虽不怎么管事,但足够威慑那些宵小之辈。
    然而,北凉王尸乡大败联军东路军,朝会上,太子徐龙请梁帝赏赐前线将士。
    梁帝高兴之下,赏了海量的金银犒劳将士。
    守住郑州就守住了汴梁,金银与国都的安全相比,不值一提。
    裴坚无奈地拍了拍女儿的手。
    “为父警告了他多少次?今时不同往日,陛下对北方战事极为关注。”
    “送给北境士卒的赏赐、粮饷,谁都不要打歪主意,可他呢?”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觉得赏赐那么多,他动一些没什么。”
    “北凉王,那是念着情分呢,否则岂会二十板子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