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宅心仁厚的赵明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江左俊杰字数:2548更新时间:25/02/24 14:16:21
    刘洪满脸的笑意。

    少爷真是未雨绸缪,明果。

    挖掘水坝,争夺水源的事情暂且不说。

    就说集中全村的力量,保住五成的稻田,就是所有村民的衣食父母了。

    没办法。

    对比太明显了。

    看隔壁的张家村就知道了。张家村因为没有人组织起来,现在几乎全村溃败。

    颗粒无收。

    而棠溪、沈门二村,却能保住五成田亩。

    却是让全村上下,都有了来年的口粮。

    可真是。

    功德啊。

    这族长啊,就该我们少爷做。要是赵章松、赵永亭那两个老小子还在。

    隔壁张家村就是棠溪、沈门的下场。

    赵明允内心也是颇有成就感的。

    我这个族长,做的还算不错吧?

    但表现出来,不能骄傲自满,得仁厚。

    “去看看。”赵明允神色平静,大踏步的往大门口而去。刘洪以及赵勇、李定等家奴陆续跟上。

    来到门口之后,赵明允站在中间位置,刘洪站在他的左手边,下人家奴散开。

    显出大户人家气派来。

    门前是黑压压的人,棠溪、沈门二村的大小爷们,能来的都来了。

    有人身上还湿润润的,这是淋了一场痛快的夏雨啊。

    “多谢族长,保我宗族啊。”

    “多谢三少爷。”

    看着赵明允走出来,黑压压的人纷纷心悦诚服的行礼。

    年长与平辈的都是一拱手,弯腰。

    晚辈们很是干脆的跪在了地上,磕了一个响头。现在刚下雨,地上泥土湿润,这一跪就很狼狈了。

    但是他们都很乐意。

    这个头,该磕。

    “都起来。这个功劳啊,我受之有愧。因为我只是出了个主意罢了。真正有功的是你们啊。是你们日以继夜,弄水保住了田亩。是你们出的力气。”

    “是我们阖族上下,所有人的功劳。”

    赵明允十分仁厚谦虚,笑呵呵的说着。

    众人欲言又止。赵明允提前预判,摆手说道:“不要再说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诸位都回去吧。你们不少人都淋了雨,虽然现在是夏天,但也得小心风寒。换一套干爽衣服,好好休息休息。”

    “这段时间,你们也累了。身体累,心也累。”

    赵明允提前堵住了村民们的嘴,把事情定调了,到此为止。

    村民们也只能躬身应“是”,然后或一躬身,或又磕了个头,然后转身走了。

    君子之德,十分绵长雄厚。

    这次的功绩,三代人都会记得。

    仁德,就是建本。

    手段是解决事情的,治标不治本。

    赵明允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刚转身,便看到了娉婷站在廊下的李秀娘。

    美貌嫂子,今日穿了一件杏黄色的裙子,外罩淡蓝色的比甲。

    衣着比平日里艳丽了一些。

    大概是因为今天下雨而开心,而特地穿的。

    好看,真是好看。

    赵明允沉迷在嫂子的美色之中,不可自拔。过了片刻后,他才走了上去,行礼道:“嫂子。”

    “明允。你做的很好,你父兄在天有灵,一定会为你高兴的。”

    李秀娘绝美的脸蛋上,挂着由衷的笑容,看着赵明允的目光,充满了满意与宠溺。

    这场灾祸,又被他成功摆平了。

    赵家门户,都是靠他撑起来的。

    是一跟又粗又长的梁木。

    “早饭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喝一杯吧。”李秀娘情绪上涌,想喝口酒庆祝庆祝。

    “好。”赵明允欣然同意。

    叔嫂二人来到了餐厅,小念、小荷率领侍女们进来伺候。

    小念有些魂不守舍。

    李秀娘说一杯酒,就是一杯酒。

    她纤细如竹笋一般雪白的玉手,翘着兰花指,捏起酒杯,对赵明允示意。

    赵明允连忙端起酒杯,与李秀娘摇摇示意。

    然后,二人一起一饮而下。

    李秀娘不胜酒力,当即嫩脸浮现红云,似一颗红透的苹果,娇艳欲滴。

    双眸浮现水雾,呼吸随之急促。

    山峦起伏,波涛汹涌。

    把赵明允的魂都给勾走了。

    目光太火热,被李秀娘感觉到了,不由嗔了他一眼。

    她有点后悔,提议喝一杯了。

    赵明允魂飞魄散了。

    赵明允浑浑噩噩的吃了这顿早饭,然后来到了书房小坐了一会儿,才头脑清醒,魂魄归位了。

    然后,他就走到了廊下练武。

    赵勇、李定早就练上了。

    一如往常。

    这场雨改变了一切。之后,就是风调雨顺了。经验丰富的农民们,赶紧抢种一些短期可以收获的经济作物。

    希望能弥补,水稻的损失。

    当然,按照之前的约定。今年种出来的,无论是什么,都是二村平分。

    按照各家田亩的数量分。

    总之,对于棠溪、沈门二村的农民来说,今年这场干旱还算好的了。

    至少保证了明年的口粮。

    而在棠溪、沈门之外,黄岩县大部分的村庄,都是哀嚎遍野。

    与张家村一模一样。

    如果朝廷不赈灾,或者赈灾力度小。那土地兼并就不可避免了。

    甚至可能产生流民。

    这对于已经摇摇欲坠的大齐国来说,会是又一次的沉重打击。

    不过,这暂时与赵明允无关。

    他每日里都是看小说、写字儿、弹琴、吹箫休闲,练武强身健体。

    与嫂子吃饭、说话作为调剂。

    没有每天暧昧,但有每天温馨。

    嫂子在哪,哪里就是家啊。

    这日子一直到稻熟。

    作为赵家的主人,赵氏族长,赵明允要参加这一次割稻。

    当然,象征性的弄一下就可以了。

    这么多家奴,轮不到大少爷干这个。

    一大早上。全村的老少爷们、还有健壮娘们,就在将军庙集合。

    “咚咚咚!!!”庙祝敲响了大鼓,仿佛擂鼓助威,行军作战。

    老少爷们、健壮妇人,带上工具,整装待发。

    赵明允身穿粗布短衣,拿着一把镰刀,很有精气神的站在将军庙门口,笑着大声说道:“族人们,乡亲们。”

    “祖宗保佑,我们今年还算不错。”

    “现在。我们一起下田割稻。”

    “今年的稻谷,也更加珍贵。可要一粒米,都不能浪费了。”

    “都仔细了。”

    “是。”

    看着意气风发的赵明允,村民们齐齐大声应是。

    随即,在赵明允的率领下,村民们如蜘蛛网一般散开,开始割稻。

    今年只保住了一半的水稻。

    人力还是很充足的。

    赵明允象征性的割了一些麦子,便放下了镰刀,坐在旁边看着。

    别说,也挺满足的。

    虽然有点小,但这就是我的江山啊。

    棠溪、沈门二村。

    赵明允坐了许久,正打算回去了。练武还是得持之以恒啊。

    就在这时,刘洪带着一个家奴走了过来,神色复杂。他弯腰对赵明允说道:“少爷。张家村有人开始卖田了。”

    “但田价很低。”

    “一片哭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