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庆皇的保险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码字还债字数:2527更新时间:25/05/13 21:18:29
    治理黄河水患,这并不单单是工部的事儿。

    工部只是负责出人出力,规划该如何改善黄河。

    户部也的同样出人出力,处理黄河两岸百姓安置问题。

    毕竟黄河若是改换道路,不知道要穿过多少村落。

    沿途的村落,甚至是城镇,都得搬迁走!

    这又将会是极为困难的事儿。

    毕竟祖祖辈辈生活在村子里的人,突然要走了,换做是谁,都有怨言。

    而最为关键的。

    是这些迁移走的百姓,都该给更好的安置。

    对此,基本是朝廷在做,秦风倒也没心思去插手,省着百官弹劾说他管的太多。

    “本王的话,对于北方百姓好用,可那些朝廷派出去的官吏,未必心甘情愿的愿意听本王的话。”

    百姓是百姓。

    民望是民望。

    可调度这些事儿的,终究还是官府,终究是朝廷治理下的那批人。

    秦风的地位再高,可县官不如县管。

    那些官吏,更愿意听朝廷文臣们的话。

    因为朝廷这群大臣们的话,对于基层官吏来说,就是上意。

    底层官吏。

    就必须得办。

    换句话说,庆皇的政令想要完美的在地方执行,都得通过这些官吏!

    若这些官吏扭曲了庆皇的意思,那么再完美的政令,落在地方上也会成为坏政,恶政。

    若出现了这种情况。

    基本代表着朝廷的政权快完了。

    皇帝的命令,下不到地方上去了。

    庆皇对于这个,处理的方法也简单干脆。

    哪个官员胆敢败坏了皇家的名声,那直接杀了就完了。

    都是恶官在做恶,他这个当皇帝的,也深恶痛绝。

    “这黄河修缮,少则三年五载,多则七年八年。”

    “绝对的大工程啊!”

    “未来维系长城的钱,倒也能省下来一大笔,父皇也调遣了许多卫所兵,用来修缮黄河。”

    可以说。

    此次治理黄河,调动的人力物力,比北伐还要多一些!

    黄河两岸长达万余里,沿途数省的官府劳役,以及卫所兵,都将参与进来。

    那不是几万人的事儿。

    而是可能高达数百万。

    几乎每一段,都有地方县令负责。

    庆皇能将治理黄河之权,全权交给秦风来主持,这已经是极大的信任。

    因为修缮黄河涉及到民夫数量,多达数百万!

    而且全都是青壮劳力!

    秦风若是掌控了这些人,那么就等于拥有了坐稳江山的资本。

    但凡……

    但凡秦风略微有点什么想法,给这数百万人发了武器,很有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不是没人没跟庆皇说过。

    只不过庆皇只回了一句话。

    “咱相信老六。”

    “老六要真的想反,直接在皇宫里将朕抓了,那上位更快,朕老了,应该打不过他了。”

    “你在这挑唆咱父子关系,咱念旧情不杀你,去海南好好反省去吧。”

    京都被庆皇发配走了许多人。

    大多都流放到了海南。

    这在京都来说,可谓是又一场朝堂上的大地震,或者说大洗牌。

    而值得庆贺的是。

    这次没有死那么多的人,只是全都被流放到了海南。

    流放海南,便代表着还有重新回到京都的机会。

    而有些倒霉鬼,甚至都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流放。

    但京都官员们,逐渐发现了一件事儿。

    “陛下是在纵容辽王!”

    “纵容的很刻意?陛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许多官员们都慌了。

    不清楚这究竟是庆皇老了,有点糊涂了。

    还是说。

    庆皇口口声声说立圣孙为储君。

    可内心上。

    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如今哪怕朝廷百官们,都承认一件事儿。

    那就是太子死后,辽王的确是天下间一等一最好的储君人选!

    可按照庆皇在开朝时设立的制度。

    皇位必须嫡长子来继承。

    除非秦王、宁王全没了,才能轮到秦风当储君。

    庆皇若立了辽王。

    就等于打了当年自己狠狠一巴掌。

    可庆皇这一边明确立圣孙为储君,一边又不断慢慢加重辽王的权势。

    这操作。

    当真给百官们看懵了。

    因为此时辽王在朝堂上的权势。

    已经堪比半相。

    不对。

    有些地方不如宰相,有些地方的权力又远远超越了宰相。

    秦风已经是京都百官们,完全不可绕过的大山。

    只不过。

    秦风并没有像这群官员们一样,想的那么多。

    “父皇给我权势,无非是想让我在未来扶一把雄英罢了。”

    “这是想通过我,来稳住大庆的江山社稷。”

    秦风瞧得明白。

    父皇这是在怕。

    怕自己突然撒手而去,雄英尚且不能完全的Z理政务,那么庆皇辛辛苦苦笼络在身的皇权。

    很有可能轰然崩塌。

    比秦风的分权还不如!

    到时候这朝堂之上,不知道会出现多少权臣,又有多少人,想要彻底掌控年幼的雄英。

    庆皇将秦风。

    当做了这个保险。

    虽然没有明说,可秦风还是明白了庆皇的意思。

    “是家天下?还是天下一家?”

    秦风摇了摇头。

    传承下来的文字,当真博大精深。

    就单说天下一家这四个字。

    就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是整个天下,都可以一家人一样。

    还是说,整个天下,都属于皇家这一家?

    秦风很明显,偏向于前者。

    庆皇则明显偏向于后者。

    因为庆皇相信自己家的后代,会给全天下百姓,更好的生活,不会如同世家门阀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全天下百姓的死活。

    虽有不同,但又有所不同。

    又兴许。

    庆皇自己都在纠结,自己也都没想好。

    只是就是这么做了。

    又兴许,庆皇在赌。

    赌秦风能帮助他这位父皇,将皇权平稳的过渡给秦雄英。

    可庆皇不知晓。

    自古以来,但凡沾染了皇权的人,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的放手?

    有多少皇帝,哪怕是父子,为了皇权都会束甲相攻。

    叔侄之间。

    又当真能平稳的过渡下去吗?

    又或者说……

    庆皇压根不在意,未来秦风是否夺了皇位。

    因为哪怕秦风夺了皇位,这天下,仍旧是秦家的。

    又或许。

    天下百姓会因此生活的更好一些。

    无论什么结果。

    这个天下,都会变好。

    天下会变好,天下依旧攥在自己儿孙手里。

    那么庆皇觉得自己,就不算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