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一片大好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钥匙孔字数:2343更新时间:25/02/26 01:27:36
                             
                         
                        
                        
                                王崇古回到了山西。
    因为他的外甥,张四维被贬了。
    严格来说不能叫贬,毕竟新城里的税务局和反贪局,都和新政有关,而且又是皇帝心腹海瑞统领。
    当然,如果没有刘继文的弹劾,和高拱的代替认罪,这样的任命无疑是好的。
    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年轻一代接班人级别的培养了。
    但王崇古以为,这样的任命,现在的张四维宁可不做官也不想要。
    “姐姐,事已至此,你们还是早早认栽吧!”
    张四维的母亲王氏,便是王崇古的姐姐。
    “什么?学甫啊!那是你亲外甥啊!”王氏以泪洗面,随即看向一旁的张允龄。
    还未等张允龄说话,王崇古便堵死了他的嘴。
    “姐夫!”他摆摆手,“我当年就反对家父把姐姐嫁给你,这是你知道的。”
    张允龄听到,眼里闪过片刻的怨恨。
    当年,这小子可拼了命的阻拦自己和王氏的婚事。
    自己有钱又有权,长的也不赖,娶王氏说的好听是郎才女貌,说的难听是抬举你王家,你得意什么呀?
    但是王崇古,年纪轻轻就看透了张允龄的真面目。
    当然,在王崇古的父亲王瑶看来,当时的这门婚事是相当般配的。
    首先,二家都是晋商大家。
    王瑶在正德年间就在两淮经营盐商,大赚一笔,后来在边境生意上又大有所为。
    而张四维的父亲张允龄,当时也在做买卖,而且很年轻,钱也赚的多。
    本来商户大家之间相互联姻就是常态。
    再拿王家举例子,王崇古的大姐,就嫁给蒲州的晋商沈家。
    后者也是商家大户,财富无数。
    二姐就嫁给了当时年轻经商,极具潜力的张允龄。
    王崇古弟弟早夭,哥哥和他就背负起了家族在两条赛道的未来。
    哥哥为商,继承家业。
    王崇古读书为官,在官场多谋一路。
    这没什么惊讶的,哪个大户大族不是如此?
    但王崇古不像张四维,虽然出身晋商,却对自家生意,家乡的生意从未偏袒过。
    (当然历史上的王崇古并非如此哈,和张四维一个样。)
    而张允龄眼里的野心,他也看到了。
    所以他才阻拦姐姐的婚事,张允龄未来会折腾出很多事,连累姐姐。
    但奈何没人听他的,姐姐还是嫁给了张家,还生出了张四维。
    后来,张允龄证实了王崇古的猜想。
    他不满足于从商,开始从政,谋取官位。
    王崇古知道,自古想从政谋利的商人,没一个善终的。
    这不,报应不久就来了吗?
    “学甫啊!我知道你看不起我!”张允龄胡子花白,眉毛修长,“但字维是你外甥,也是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轻读书人,你…毕竟能在皇宫说的上话,总不能无动于衷是不是?”
    “我可以。”王崇古冷冷回话。
    “你…”
    “姐夫,当年我就警告过你,想玩权的商人没有好下场!”
    “不然你为什么只当了三年官就辞了?张家产业差点被玩死那一次你不记得了?”
    张允龄被怼的无话可说,失落的低下了头。
    是的,官场他只混了三年就退了。
    为什么?
    玩不过那帮人呗!
    官场比商场凶险太多了,堵住也更大。
    毕竟商场,很少有人想着取你命,甚至灭你的族。
    “学甫…我们就子维这一个有前途的孩子啊!他沉浮了…我张家几十年的谋划…”
    家族谋划!
    名门出身的王崇古最烦这句话。
    从小父母就告诉他,家族谋划,家族谋划,一切都是为了家族!
    他看着张允龄求救似的表情,内心却是一阵反感。
    是啊!
    你张家的家族谋划,没了张四维的权势也依然是豪门大族。
    张四维弟弟张四端早早开始从商,继承家业。
    三弟张四教已经在陕西接手盐业。
    四弟张四象,也有几大晋商有意送女结亲。
    你张家的胃口到底有多大啊?
    “陛下已经下令,让子维进入税务局,反贪局任职。”
    说完,他还强调了一句。
    “在海瑞手下。”
    “海瑞!!”王氏惊呼。
    这些年海瑞可是大名鼎鼎的[催命鬼]啊!
    那么多贪官,那么多官商勾结的案子…
    海瑞杀了,关了多少人啊!
    “那么说…”王氏却还未彻底明白过来,看向张允龄。
    “也就是说…皇帝针对的不是张四维,是晋商张家!”
    张允龄的内心是崩溃的。
    朝中自家儿子被当众弹劾训斥,这是他无法得知的消息。
    他只听到儿子升官了,而且在皇帝新设立的,管商贸的部门。
    这不是更有利自家产业吗?
    可他也是聪明人,总觉得这背后有一股看不见的威胁。
    从王崇古口中亲耳听到,他才捋顺了。
    皇帝要考验张四维,也要考验张家。
    谁都知道以海瑞那个性格,他会查到张家头上。
    到时候如何表现,就决定了张家的命运。
    可…就依着海瑞,他会彻底查死张家的!!
    “怎么办?进退都是死吗?”
    而且,晋商内部也是危机四伏。
    若配合海瑞,坦诚坦白诸多不法之事,那些对手们会在一旁乖乖看着,给张家东山再起的机会吗?
    “不行!”
    张允龄内心有了决定。
    “想办法团结所有晋商,抱团取暖!”
    “我几代家业,颠沛流离,受尽屈辱换来的家财,不能就这么没了!”
    “我不要再过穷日子,不要再对别人点头哈腰!”
    王崇古发现了他的内心活动。
    “姐夫啊!可千万别犯傻!”
    “皇帝是个雄主,他要干一件事,天塌下来也拦不住!”
    “而海瑞…忘了扬州惨案了吗?他可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啊!”
    “而且今年皇后有孕…可千万别触犯逆鳞啊!”
    三人不欢而散,王崇古没有留夜。
    张允龄的计谋不会得逞。
    甚至不需要皇帝出面,随便一个知府来都能弄死所有晋商。
    种地的硬着脖子,宁死不屈,人们会夸他有骨气。
    商人如此…只有笑谈耳。
    毕竟对他们的偏见并非无缘无故。
    西北支柱王崇古,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人和关外蒙古人,女真人的勾结?
    他只想事不要闹大,不要影响了一片大好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