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郭嘉郑平,陶谦营寨起火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神纹本神字数:4377更新时间:25/02/26 20:21:51
                             
                         
                        
                        
                                武原城。
    臧霸扛刀倚在城楼上,看向右侧略显清瘦的儒生,呵呵一笑:“诸葛先生,这行军作战不太适合你这样的儒生。”
    “你替本将筹来了粮草,对本将有恩,本将也不能让你死在战场上。”
    “曹贼势大,战场无情,你还是先回青州吧。”
    诸葛瑾摇了摇头。
    在办完郑平的差事后,诸葛瑾主动提出要在臧霸军中待一阵子。
    鲁肃在关羽军中当军师已经很长时间了,诸葛瑾一直都只是协助诸葛玄处理政务。
    这让诸葛瑾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诸葛瑾也想在军略方面有一定的成长。
    臧霸亦对诸葛瑾这样的后生颇有好感,于是将诸葛瑾带到了武原。
    这一路也见识到了诸葛瑾的坚韧。
    心中钦佩的同时,自然也不希望诸葛瑾有个闪失。
    “若连战场都不敢上,我又何必来这武原城。”诸葛瑾固执的摇了摇头:“我跟显谋兄指天结义,显谋兄对我又颇为器重,我不能只当一个不懂军略的书生。”
    “臧将军放心,我虽然不太懂战场事,但只是想保命,还是能办到的。”
    臧霸对诸葛瑾的胆气更是佩服。
    以诸葛瑾的年龄、身份和地位,今后定然是平步青云,根本不需要为了感悟军略就专程跑到战场上。
    想要军功,自然有能将替诸葛瑾获取。
    “诸葛先生既然坚持,那本将也不多劝了。”
    “仲台,给诸葛先生配几个亲卫,我们去彭城。”
    “都说曹操麾下的兵将骁勇善战,本将却是不服。”
    臧霸龇牙咧嘴,战意凛然。
    孙观大笑:“区区曹贼,又有何可惧的?”
    郑平针对陶谦的布局,臧霸是不清楚的!
    臧霸只知道,诸葛瑾带来的信中,是青州希望臧霸出兵共抗曹操。
    诸葛瑾同样不清楚郑平的目的。
    臧霸这支兵马,跟傅阳的陶谦一样,都是诱饵。
    亦或者说,整个徐州的兵马,都只是郑平的棋子。
    另一边。
    曹操见陶谦跟臧霸两路进兵要来抢彭城,这细眼之中尽是鄙夷。
    “陶谦这匹夫,是一点都不长记性。”
    “奉孝,照这样打,袁术还没来得及北上,本将就将陶谦给生擒了。”
    “这计划,要不要改改?”
    曹操忽然有些头疼。
    这一战,除了要生擒陶谦外,还要引刘备和袁术在徐州大战,借机消灭徐州支持刘备的豪强士族。
    但如今,曹操轻易就拿下了吕县和彭城,而傅阳的陶谦和武原的臧霸又兵分两路来抢彭城。
    打吧,怕一不小心将陶谦生擒了。
    不打吧,屠吕县震慑诸县的效果就没了。
    戏志才细思片刻:“若一战就擒了陶谦,刘备和袁术可能都没得到消息。倒不如顺势直接拿下徐州,也别管刘备和袁术了?”
    郭嘉轻笑摇头:“明公,志才,你们未免也太小觑刘备及刘备身边的谋士了。”
    “作为一个优秀的谋士,未算胜,先算败。”
    “以郑平之能,不可能猜不到明公会毁诺奇袭彭城这种可能。”
    “因此,青州在彭城国肯定有探子在!”
    “明公拿下彭城的那一刻,刘备就得到了消息。”
    戏志才道:“即便得到了消息,青州的兵马也未必能及时抵达。”
    “生擒了陶谦,明公就可以轻骑抵达郯城,招降郯城军民。”
    曹操亦是心动:“若趁着刘备来不及反应,擒杀陶谦,拿下郯城,我等只需要守城即可。”
    “至于徐州那些支持刘备的豪强士族,也可以徐徐图之。”
    郭嘉大笑:“明公难道忘记了,上回攻打徐州时,张飞是如何出现在小沛城外的?”
    一瞬间。
    曹操瞳孔猛缩:“奉孝的意思,刘备将兵马藏在了泰山郡?”
    郭嘉点头:“刘备表面声称不干涉徐州事,只想将青州的屯田民迁徙回青州。”
    “然,以青州的地理而论,刘备又岂会让明公得到徐州,任由青州被兖豫徐三州封锁出路?”
    “对于刘备而言,徐州决不可出现在掌控之外。”
    “一切出现在徐州的外来兵马,都将成为刘备的攻击目标。”
    “若嘉料得不差,一旦明公轻骑前往郯城,刘备藏在泰山郡的兵马,一定会奇袭小沛,断明公归路。”
    “虽然明公跟袁术暂时结盟,但这盟约并不可靠,若袁术得知明公退路被断,必然会先解决明公,再跟刘备决胜负。”
    “真到那时,我等就作茧自缚了!”
    曹操细细沉思。
    戏志才道:“若不趁机夺取郯城,那这陶谦我们就得先抓后放了?”
    郭嘉摇头,双眸洞若观火:“既然抓了,自然不能放!”
    “明公跟陶谦有血海深仇,岂能饶了陶谦?”
    “陶谦一死,刘备见明公在彭城按兵不动,一定会尽快遣人前往郯城主持大事。”
    “这是符合之前的推断的。”
    “若这一战能生擒陶谦,明公可立即遣人去寿春,催促袁术北上。”
    “只要袁术的兵马出现在徐州,刘备和袁术就不得不战!”
    “鹬蚌相争之局,也就成了。”
    戏志才钦佩道:“在洞察大势人心上,我不如奉孝啊。”
    郭嘉笑道:“志才兄何故妄自菲薄,嘉只是近几年一直在研究郑平等人,术有专攻罢了。”
    曹操豪情顿起:“只要本将不去郯城,刘备的兵马就不会出现在小沛。”
    “所以,本将勿需在彭城留兵策应,也不用去管臧霸的那支偏军,只需集中全部兵力,将陶谦一战生擒!”
    “陶谦匹夫,不在傅阳据城死守,竟然妄想来抢夺彭城,真是不知死活。”
    郭嘉轻笑:“或许,陶谦主动攻击,本就是那郑平的布计。”
    “比如给陶谦送封信,就言青州兵已经准备奇袭小沛断明公归路,让陶谦和臧霸两路进兵彭城诱敌、引明公的兵马离开彭城。”
    “陶谦得到此信,误以为可以将明公一战而灭,因此才有抢夺彭城的勇气啊。”
    曹操会意大笑:“刘备此人,虽然有仁义之风,但亦是杀伐果断之辈。”
    “刘岱贪墨赈灾粮,刘备就以假途灭虢之计生擒了刘岱;袁术背盟,刘备就跟袁术不死不休。”
    “昔日青州刺史焦和,也疑似被刘备借黄巾之手除掉。”
    “如今陶谦不明福祸,杀了本将之父,却以移祸之计嫁祸给青州。”
    “于刘备而言,陶谦就是在背信弃义,亦等同于背盟,刘备又怎么可能忍得了?”
    “若本将是刘备,也必然要除掉陶谦!”
    曹操不再犹豫,尽起彭城兵马,前往陶谦必经之路设伏。
    此时的陶谦,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郑平和郭嘉默契般的两头算计,还在幻想生擒了曹操后,应该如何羞辱曹操才能泄心头之愤。
    陶谦军。
    祢衡化名祢不悔,以才学惊动曹豹,当了曹豹身边一小吏。
    自曹豹口中得知陶谦率傅阳诸将出兵抢彭城的原因后,祢衡就已经猜到了这是个陷阱。
    祢衡跟着郑平的时间最长,替郑平执行计策的次数也最多,自然比诸葛瑾的反应更敏锐。
    于是祢衡寻到了曹豹,谏道:“将军,陶使君谋事不密,万一诸将中有暗投曹操的人泄露军机。曹操在险要道口设伏,我等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了?”
    “将军可劝陶使君,每日行程减半,尽量在白日里通过容易设伏的地点。”
    曹豹摇头:“诸将都是丹阳人,岂会泄密?能泄密的,也就不悔先生你了。”
    祢衡连忙道:“将军切勿开这种玩笑!”
    曹豹大笑:“不悔先生劝本将谨慎行军,又岂会是泄密之人,刚才只是戏言。”
    祢衡故作松了口气,道:“我并非怀疑诸位将军的忠诚,可万一诸位将军也如将军一般,将此秘密告知了身边人呢?”
    “即便曹贼不知道玄德公藏兵泰山郡,可曹贼奸诈,万一他想一战生擒陶使君,举彭城之兵伏击陶使君呢?”
    “将军,兵战凶险,不可大意啊。”
    “即便我判断错误,将军劝谏了陶使君,陶使君也只会记得将军的忠诚。”
    曹豹转念一想,道:“你这话倒是说对了。有没有伏兵不重要,重要的是使君知晓本将的忠诚之心。”
    “你在此稍后,本将去去就来。”
    曹豹去得快,也回来得快。
    “陶使君说了,兵贵神速,又岂能在路上耽搁?”
    “有臧霸策应,曹操又岂敢冒险设伏?”
    祢衡故作蹙眉,又道:“将军不如跟陶使君分兵,前后成掎角之势。”
    曹豹道:“这怎么行,本将是要当先锋的。”
    祢衡轻叹:“将军,你莫非忘了昔日在颍川被偷袭的事?”
    “一个先锋的功劳,又岂能比得上救主的功劳?”
    曹豹有些奇怪:“不悔先生,你为何总认为曹贼会设伏?”
    祢衡道:“将军,兵战凶险,谨慎为上。只有活得久的人,才能升官耀祖。”
    曹豹顿时有些感触,不由想起了已经战死的许耽、吕由和章诳。
    “不悔先生言之有理,本将再去寻使君。”
    死过一次的人,最是惜命。
    曹豹可不想因为疏忽大意再死一次。
    但这一次,曹豹有些灰头土脸,对祢衡的语气也多了几分埋怨:“因先生之故,本将被使君臭骂了一顿。”
    祢衡不关心曹豹是否挨骂,遂问道:“陶使君拒绝了?”
    曹豹摇头,有些悻悻:“同意了。不过使君让我在后军负责辎重。”
    祢衡暗暗松了一口气。
    “辎重在后,纵然遇上曹操伏兵,也有逃跑的机会。”
    这种身处危境,祢衡不是第一次经历了。
    也正因如此,郑平才会说祢衡的任务最为重要。
    不论是华缉还是诸葛瑾,都不具备执行这个任务的临场经验和应变能力。
    如今的祢衡,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怼人的天赋少年了。
    虽然只比诸葛瑾大一岁,祢衡这几年的阅历却是颇为丰富。
    天赋好,只代表上限高。
    能不能成才,都是需要经过时间和环境来打磨的。
    祢衡的判断没有错。
    两日后。
    陶谦在急行军后,刚好在黄昏时分抵达一处险地。
    但陶谦自认为曹操不可能出城,也没有多防备,就在林深处扎营。
    久随郑平的祢衡,一眼就看出了扎营位置的危险,连忙让曹豹去通知陶谦注意防备。
    但曹豹越是提醒陶谦,陶谦越是不当回事。
    尤其是曹豹说这是麾下一个教祢不悔的寒门士子献策后,陶谦更是恼怒:“曹豹,这等军机大事,你竟然告诉一个外人?”
    “立刻回去将那祢不悔宰了!”
    “再敢多言,老夫将你一同军法问罪。”
    曹豹悻悻的返回后军辎重。
    本想去寻祢衡,但军士说祢衡留下一封信就离开了。
    曹豹一愣,连忙取出信一看。
    却见信上的内容简单直接:“此地危险,若遇火攻,必将全军覆没。将军保重,如有再见之日,再与将军郯城相会。”
    曹豹见祢衡直接跑了,心中难免惶恐不安。
    但陶谦不听劝,曹豹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传令,亲卫营今夜不得卸甲!”
    曹豹管不了全军,只能给一百亲卫下达命令。
    虽然这些亲卫不明白曹豹为何要下令不得卸甲,但也不敢忤逆曹豹的命令。
    而此时的祢衡,则早已策马出逃几里外了。
    “好险!”
    “若非显谋兄时常指点我用兵之道,差点就得跟陶谦陪葬了。”
    “陶谦太猖狂了,居然会在在这种狭隘的地方扎营。”
    “虽然天气炎热,依林下寨更凉快。但这种地方,一把火就能将营寨全烧了,跑都难跑!”
    “只希望曹豹能谨慎些,否则显谋兄的任务我就完不成了。”
    祢衡没有跑太远。
    挑了个高坡处生火烤肉,祢衡静静的观察陶谦的营寨方向动静。
    倘若今夜曹操不劫营,祢衡还是会回去寻曹豹的。
    到时候给曹豹送点儿奇珍,就不怕曹豹会怪罪。
    毕竟祢衡只是在曹豹面前表现出了胆小、算计失误,也没干什么大坏事。
    到了半夜。
    打了个盹儿的祢衡,被蚊子咬醒。
    刹那间,祢衡豁然而起。
    只见几里外的陶谦营寨,火光冲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