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生活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过客字数:2071更新时间:25/09/04 07:43:11
    苏木的心头咯噔了一下,莫名的闪过了一些慌乱。

    不过好在,很快徐佳莹的话又让他松了口气。

    徐佳莹说:“流浪猫突然多了十几只,临时猫舍不够用,秦玉明正到处找木料呢,没别的事,你也别太担心!”

    苏木刚挂电话,老木匠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说镇上的木工师傅们听说救助站缺猫窝,都想过来帮忙。

    “我们这边有不少废弃的旧木料,打磨一下就能用”。

    “真是太巧了!”苏木挂了电话,跟江源和林晓雨说了情况。

    林晓雨立刻说:“我下午跟爷爷一起去救助站帮忙,我会画猫窝的设计图,能让小猫住得舒服点。”

    江源也笑着说:“我也去,正好跟师傅们学学怎么打磨木料,说不定还能给分镜里的猫窝加点细节。”

    下午的救助站格外热闹。

    老木匠带着五六个师傅赶来,手里拿着锯子,刨子,林晓雨则蹲在地上画设计图。

    猫窝做成小房子的形状,侧面留个圆形的门,顶上还能放花盆。

    “这样小猫住得舒服,还能顺便种点猫草。”林晓雨一边画一边说。

    师傅们看了都点头:“这丫头想得真周到。”

    苏木和江源也没闲着,跟着师傅们一起打磨木料。

    江源的手上很快就磨出了水泡,却没停下:“以前总在纸上画木头,今天才算真的摸透了木头的纹理。”

    老木匠看在眼里,递给他一副手套:“小心点,别磨破了手,以后画猫窝的时候,才能更懂这木头的性子。”

    正忙着,苏锦突然从京大赶了回来。

    小姑娘刚考完期中试,听说救助站需要帮忙,立刻买了最早的高铁票。

    她一进门就挽起袖子,抓起砂纸打磨木料,力气大得连师傅们都惊讶:“这丫头看着文静,力气倒不小!”

    苏锦笑着说:“我从小跟着刘靖叔叔学武,这点力气不算什么。”

    傍晚时,第一批猫窝做好了。

    林晓雨在每个猫窝侧面都刻了个小太阳图案,“让小猫们住着也暖和”。

    苏锦抱着猫窝,小心翼翼地放进临时猫舍,一只橘猫立刻钻了进去,舒服地打了个滚。

    “你看,它喜欢!”苏锦高兴得拍手,拿出手机拍了视频,发给远在江城的王丽和王元珊。

    王丽很快就回复了,说要给救助站捐一批猫粮,王元珊则说周末要带烘焙店的员工过来做义工。

    “给小猫们做些猫饼干”。

    苏锦看着消息,笑着对苏木说:“爸,你看咱们在江南的朋友越来越多了。”

    苏木摸了摸她的头,心里暖暖的。

    从江城到江南,他们收获的不只是新的生活,还有这些温暖的羁绊。

    月底的漫改对接会,林晓雨和江源带着2D分镜稿准时到场。

    当屏幕上出现清明时节的江南巷口。

    主角手里拿着青团,巷尾的包子铺冒着热气,连石板路上的水洼都映着灯笼的光时,秦海天忍不住拍了拍手:“这才是梁荷老师文里的感觉!”

    梁荷坐在台下,看着画里主角奶奶剥豆子的手纹,院角歪斜的竹椅,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这些都是她原文里没明写,却藏在记忆深处的细节。

    她小时候跟着奶奶住,奶奶的手就有这样的纹路,家里的竹椅也总歪着一条腿。

    “太像了,”梁荷拉着苏木的手,声音里满是激动,“我想把没写完的番外也画进去,就写主角在江南的日子,写她跟奶奶一起种腊梅,一起喂流浪猫。”

    苏木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我们一起跟江源,晓雨商量,把你的回忆都画进动漫里。”

    林晓雨在旁边说:“梁老师,我可以跟您一起写番外脚本,我爷爷说,我画的生活细节跟您的文特别搭。”

    梁荷看着林晓雨,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笑着说:“好啊,咱们一起把这个故事写完整。”

    散会后,秦海天找到苏木,递上一杯茶:“你这眼光真不错,江源和晓雨的组合,把2D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了。”

    苏木喝了口茶,看着窗外的杭州夜景:“不是我眼光好,是这故事值得最好的呈现。”

    秦海天笑着说:“说得对,以后咱们的漫改项目,还按这个标准来,慢工出细活,总能做出好东西。”

    回去的路上,苏锦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路灯,忽然说:“爸,等动漫播出的时候,咱们能不能请乌镇的爷爷和师傅们一起看首映?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看的猫窝分镜。”

    苏木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到时候咱们在乌镇搭个露天放映厅,让大家一起看。”

    徐佳莹靠在苏木肩上,轻声说:“你看,咱们在江南的日子,就像这2D分镜一样,慢慢变得丰富起来了。”

    苏木握住她的手:“是啊,以后还会更丰富,有动漫,有花,有朋友,还有咱们一家人。”

    车子驶进乌镇时,院角的腊梅苗在路灯下泛着绿光。

    苏木知道,等明年春天,这株腊梅会开花,动漫会播出,苏锦会从京大回来。

    日子就这么过着。

    到了漫改分镜定稿的那天,杭州下了场淅淅沥沥的雨。

    苏木刚把修改意见发给秦海天,徐佳莹就从衣柜里翻出件浅青色的旗袍,笑着说:“今天天气好,咱们去苏州看姨婆吧,我昨天跟她打电话,她说院子里的海棠开了。”

    苏木看着她手里的旗袍,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徐佳莹时的样子。

    “好啊,”苏木拿起车钥匙,“咱们顺便去平江路看看那家汉服店,你不是一直想看看剧本手稿吗?”

    出发前,徐佳莹特意去厨房打包了些乌镇的特产。

    崔姝做的桂花糕,老木匠家的芝麻饼,还有救助站小猫们最喜欢的猫饼干。

    “姨婆喜欢吃甜的,这些她肯定爱吃。”徐佳莹把特产放进后备箱,又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个锦盒,“这里面是我妈当年给我的银镯子,这次给姨婆带过去,她上次还说想看看。”

    两人驾车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