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龙凤斗
类别:
女生频道
作者:
凡峥字数:2845更新时间:25/06/23 01:25:43
“是啊,大家都知道,为了得到别人的帮助自己应当做些什么,送他一些小小礼品,摆宴延请,书信称颂,致以诚挚谢意……据此推测,所以这些也可以讨到神的欢心,取悦他们,从而实现祈愿,驱逐疾疫,消除旱涝,喜获丰收。”玖儿侧头过来,“哎,你可留神到柏婆婆髻间的五根发钗了?”
“当然,方才打照面的时候便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缓鬓倾髻的相接处,黄澄澄的,金光绚烂,衬得她气度雍容,仪态高雅,哦,莫不是什么乡民合力敬献的贵重首饰?”少姝也见机收敛,捏着嗓子叩问。
(缓鬓倾髻:是魏晋时期女性特有的发式,缓鬓,是一种宽大的鬓发造型,利用鬓发将耳朵遮住,可以修饰脸型;倾髻指的是将鬓发处理成缓鬓的同时,将假发做成的高髻戴在头上或斜侧的样式。高髻是发型的一个大类,对具体发式细节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否则人人都梳一样的发型,那多没意思。高髻被聪慧的魏晋女子制作成了不同样式,另外还可以配上“垂髾”,即梳完发髻后不处理发尾,任由其自然垂下,自东汉至魏晋,高髻与垂髾的搭配也一直受妇人喜爱。但文中柏婆婆这样枝叶繁茂的树神,梳个高髻是断断用不着假发的了。)
玖儿脸上浮现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意:“你也已经知道,最早时,此地秦柏本有两株,某天人们发现‘走’了一株,于是请高人做法,在树身上钉入了几枚大钉子,大行祭拜祷告之仪,祈求她不要离开。”
“多疼啊。”少姝搂着身子,哆嗦了一下,“想走的留不住,想留的撵不走,何苦行此下策,难得她老人家雅量涵高远……”
(雅量:雅量是指宽宏的气量。魏晋时代讲究名士风度,这就要求注意举止、姿势的旷达、潇洒,强调七情六欲都不能在神情态度上流露出来。不管内心活动如何,只能深藏不露,表现出来的应是宽容、平和、若无其事,就是说,见喜不喜,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遇事不改常态,这才称得上不失名士风流。)
“谁说不是呢。”这也是玖儿由衷钦佩,自叹弗如的地方,又道,“与树神的馈赠相比,人们如何感激也不为过,却永远无法理解她的广阔与坦荡,见证过无数代乡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柏婆婆心中,完全懂得大家无法忍受她也离开的深厚不舍,不然,以她的神力,那五根簪子又怎么好困住她?”
少姝垂首静思半晌,又抬起了头:“也许是这样的,不过,只要人们还思想着神,谈论着神,对神祇无止无尽的探寻,永不停歇的表达,保持天人之间的心有感应,才是最重要的。”
(天人感应:出自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人是效仿天的形象而产生的,人是天的副本,因此人与天是同类的,而“同类”事物之间会出现相感相动的现象,所以,天与人之间也存在相感相动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他提出此理论的本意,原是要借助天对人间帝王起限制,威慑与警示的作用。)
饭菜依次端上来了,少姝怀着几分珍重的敬意,留神细尝,果觉异样鲜美,赞不绝口。
“刀工精细,鸡丝还能切成这样!”
“银条菜拌得爽口清润,不晓得用什么调味?”
“比你之前说的麻辣鸡丝如何?”
“各有千秋!”
还要再夸汤饼劲道嚼起来有滋味,被玖儿笑着按下去:“行了,行了,你快给我悄悄地吃吧。”
这时一层大厅陡然起了喧哗,少姝不禁朝向张望过去。
下面中间的大桌旁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不知要争抢着看什么热闹。
见玖儿老神在在地自顾吃喝,少姝一把拦住路过的跑堂:“请问下面怎么了?莫非有人闹事?”
跑堂伙计瞬时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笑问:“姑娘是不是戏耍小人呐?谁敢在我们饭庄闹事,底下沸腾,都是在等着看百年一遇的‘龙凤斗’啊,姑娘若是有心见识,正好趁此居高临下的便利,观瞧观瞧?”
“龙凤斗?”少姝霎那间来了精神。
“他们山呼海啸地吵嚷不休,是正在押赌下注哩,少姝姑娘要不要也去凑个趣儿?”
(赌博:赌博活动起源于何时,至今没有人提出过较为明确的答案,在中国,有人说赌博源自楚汉相争之际,韩信创设赌局,供军士打发时间,免除思乡、思亲之苦。先秦到晋代,赌博种类大致可以分为“陆博”、“弈棋”和“蹴鞠”三类。)
“不是,修行之人怎么可以沉迷赌博之戏?”少姝如闻惊雷,小脸错愕。
“咳,就是因为平时修得苦,今儿聚到这儿了才耍上一回,捎带着解解闷。当然,这拼斗双方各有拥戴的追随者,也都来了不少,是特意来呐喊助威的!”
玖儿这边放下银箸,一挥手,悠悠道: “这边没事儿,忙活你的去好了。”
恰值下面铜锣一开,那跑堂兴许也有押宝,忙笑笑抬腿走了。
玖儿玉指垂下,指给少姝看:“瞧见没有?案上东边盘着一条白蛇,西边上下起落的是一只鹳雀,谁能在一炷香的时辰内击败对方,便是这次较量的赢家。”
(鹳雀:水鸟名。《诗·豳风·东山》“鹳鸣于垤”, 三国 吴 陆玑 疏:“鹳,鹳雀也。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树上作巢,大如车轮,卵如三升桮。望见人按其子令伏,径舍去。一名负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灶,一名皁裙。又泥其巢一傍为池,含水满之,取鱼置池中,稍稍以食其雏。” 陆玑在这里所说的鹳鸟并非一种鹳,而是东方白鹳、红嘴鹳、黑鹳、白颈鹳、红鹳、灰鹳等鹳鸟的统称,总体特征是体态高大,颈项优美,气度不凡。本文白蛇和鹳雀皆出身于“鹳雀津”,而以鹳雀命名汾津,不难看出其寓意是指河谷山高水深,沟壑纵横,唯机智而力大无朋的鹳雀才能飞越。关于“鹳雀津”古道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已在第一篇第3章中作过详细介绍。)
还真如她所言,少姝一个劲儿地点着头,心跳加速,倍感希奇地问:“倘或百年一遇,那上回胜负如何?”
“我才懒得记那些,你看到没有,两只神兽背后,才是他们各自的元神所在。”玖儿收回视线,丝毫没有大开眼界的期待,一下下摇着头,“实在受不了这两位老兄,有什么意思,缠斗至今,仍是不亦乐乎。”
(元神:道家称人的灵魂为元神。)
少姝细看桌旁直挺挺端坐的二人,纹丝不动,两眼呆滞,形同石刻,简直为魂离肉身现身说法。
桌上盘着的白蛇,高高昂首,迅捷地吞吐着鲜红的信子,微不可察的左右轻微摆动着,提防着半空中的危险。
那一对没有丝毫情绪波动的碧绿色的眸子,闪着冰冷的光,看得少姝心生胆寒。
在它的正对面,是一只上下腾跃的黑鹳,墨羽带彩,身形如鹭,神骏不凡,翅膀凌厉地扇动间,四周带起了股股气流,以其架势忖度,好似还在找寻攻击的最佳时机。
(黑颧: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于山西省四大旗舰物种之一(其余三种分别是金钱豹、原麝、褐马鸡),其姿态优雅、体色鲜明、性情机警、行动敏捷,因数量稀少被誉为“鸟中大熊猫”。黑鹳为雏鸟时,全身纯白色,成鸟体长1米上下,从背部到双翅覆盖着黑色羽毛,在阳光下会反射出时绿时紫的金属般光泽。它们主要栖息于大型湖泊、沼泽和河流附近,主要以泥鳅等小型鱼类为食,营巢则于悬崖峭壁上,很大可能上,介休古时的鹳雀津曾时是它们的生活乐园,也是该谷得名所在。近年来,介休市汾河国家湿地公园连续多次发现了黑鹳的俏丽身影,得益于加强水体保护与自然修复之功,令这美妙的生物“故地”重游。)
少姝不禁脱口道:“伏如木鸡以待,这位蛇兄深具城府,耐性十足。”
(木鸡:即呆若木鸡的战术。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人痴傻发愣的样子,或者因为恐惧、惊讶而发愣的样子。然而,它最初的意思绝非如此,该词出自《庄子·达生》,后来《列子·黄帝》也有记载,故事说的是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前后四十天,最后不论别的鸡怎样气势汹汹,这只鸡都神情凝寂,呆呆地不为所动,结果不等它有什么动作,别的鸡都吓跑了,其实是感受到了它强大的气场,纷纷被慑服而已。庄子说呆若木鸡是达到了“德全”的境界,从虚浮骄妄自恃意气,到对外界事物有所反应,再到目光锐利留有盛气,最后到凝神养气,德行完备,以不变应万变,是不是有点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