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全文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一根老韭菜了字数:2686更新时间:25/10/18 06:53:38
关于呈报晶体管计算机对外出口及技术合作方案的报告
主送:国科委聂主任、陈副主任
报送:上级
起草人:郝仁
日期:一九五九年四月十日
聂主任、陈副主任并转上级领导:
遵照今日视察指示精神,并结合集团多次研讨结果,现将晶体管计算机对外出口及相关技术合作事宜,拟定具体方案如下,请予审阅。
一、产品核心优势与定位
1.性能指标:经严格测试,其核心性能参数,包括运算速度(每秒10万次)、存储容量(4K字,可扩展至16K字)、系统稳定性(无故障运行时间已超1000小时)等,均已达到并部分超过国际同类产品(如美国IBM公司近期推出的7090型)水平。其体积与功耗,更具明显优势。
2.技术独特性:整机完全采用自主生产的锗晶体管与磁芯存储器,软件系统亦为数学所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不受任何外部技术制约。
3.市场定位:在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巴统”组织对我方阵营实行严格技术封锁的背景下,晶体管计算机是国际市场上,唯一可获得的、性能卓越且不受政治附加条件约束的晶体管计算机系统。
二、出口策略与定价依据
1.定价方案:建议单台晶体管计算机完整系统(含基础硬件、操作系统及基础应用软件)对外报价为:玖拾捌万美元(US$980,000.00)。
2.定价理由:
(1)成本考量:包含研发成本分摊、高端材料(高频晶体管、特种磁芯等)及精密制造工时,单台硬性成本约三十万美元。
(2)价值定位:此价格仅为国际市场同类产品(报价250万至300万美元)的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极具价格竞争力与吸引力,充分体现我方的合作诚意。
(3)战略意义:此定价旨在传递明确信号——新中国有能力提供世界级尖端科技产品,且定价公允,意在打破西方技术垄断,而非单纯追求利润。
三、核心技术交换原则(前置条件)
为确保此次出口能切实服务于国家整体工业与科技发展,弥补我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的短板,建议将以下原则作为出口的“前置条件”,即潜在购买方需同时承诺:
“买方需同意,以出口许可或易货贸易等形式,向我方提供一份经双方确认的、与晶体管计算机价值相匹配的尖端技术、关键设备或稀缺原材料。”
(一)需求背景与战略考量
当前,我晶体管计算机虽已成功,然其制造根基仍显薄弱。一万两千余只晶体管依赖手工筛选与封装,成品率低,一致性难以保证,严重制约产能与可靠性提升,亦为下一代集成电路之研发设下障碍。西方“巴统”组织对我之封锁,核心在于掐断工业母机与精密仪器之来源。故,此次出口之根本目的,非为换取外汇,实为以应用技术换取基础工业能力,为我电子工业打下坚实根基。
(二)拟交换之关键设备与技术清单(初稿)
1.清单管理:建议由国科委牵头,联合外贸、一机、二机及我集团,立即成立专项小组,拟定一份动态更新的《关键技术及设备需求清单》。清单应聚焦当前“巴统”严格禁运、且我急需突破的领域,例如:
1.半导体材料制备与提纯设备:
区熔提纯炉:用于制备超高纯度(要求达到99.9999%以上)的单晶锗、单晶硅锭,此为制造高性能晶体管及探索硅基集成电路的基础。
单晶炉(切克劳斯基法):用于控制生长大尺寸、低缺陷的单晶硅棒,是未来半导体工业的核心。
高精度半导体材料参数测试仪:包括电阻率、载流子寿命等关键参数的测量设备。
2.晶圆制备与光刻核心设备:
精密晶圆切片机与研磨机:用于将单晶锭精确切割为薄片(晶圆),并完成表面研磨抛光。
步进重复照相机:用于制作光刻掩模版,是将电路设计图形转移到晶圆上的关键,要求图形缩微精度达到微米级。
接触式/接近式光刻机:早期光刻的核心设备,用于将掩模版上的电路图形曝光至涂有光刻胶的晶圆上。
精密掩模版制造设备:包括高精度图形发生器和掩模镀铬、刻蚀设备。
3.薄膜沉积与掺杂工艺设备:
真空镀膜设备:用于在晶圆表面蒸发沉积铝膜,以形成晶体管电极和互联线路。
气相沉积炉:用于外延生长等工艺,在衬底上生长单晶薄膜。
扩散炉:用于对半导体材料进行定域掺杂,以形成PN结,要求温度控制精确至±0.5摄氏度。
4.精密封装与测试设备:
金丝球焊机:用于将晶体管芯与管脚用极细金丝连接。
晶体管自动参数测试分选仪:可对大量晶体管进行快速、自动化的性能测试与分类,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
5.配套精密仪器与基础工业装备:
高倍率金相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观测晶体管结构缺陷与线路图形。
超纯水与高纯度化学试剂生产线: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清洗与蚀刻所必需。
高精度恒温恒湿车间建设技术与相关控制系统。
(三)操作实施建议
1.分级清单:将上述设备分为核心必备与优先争取两类,在谈判中把握弹性。
2.技术捆绑:要求设备出口必须附带基础的操作规程、维护手册及初步技术培训。
3.秘密渠道:此部分谈判须在严格保密状态下进行,以“旧设备淘汰”、“二手生产线”等名义,通过第三方或特殊渠道执行,相关协议以秘密备忘录形式签署。
4.价值评估:成立由技术专家和外贸专员组成的联合评估组,负责对对方提供的设备与技术进行准确的价值与技术等级评估。
(四)最终目标
通过此交换,我之目标并非简单获得一两台计算机之利润,而是旨在系统性获得一条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可自主维系的晶体管及早期集成电路研发与中试生产线。此举将使我电子工业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确保晶体管计算机之后续迭代,并为国防事业提供更可靠、更先进的计算“心脏”。
四、潜在客户分析与风险评估
1.主要目标客户:
苏联及东欧国家:其自身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滞后,在航天、核武、气象等领域需求迫切,时间窗口宝贵。
西欧国家(如法国、西德):存在独立于美国的倾向,且其科研机构与企业对高性能计算有刚性需求,可能愿意进行“技术置换”。
特定中立国及资源富国:如印度、部分中东产油国,其发展计划需强大计算能力支撑。
2.主要风险与应对:
政治压力:美国及“巴统”必然强烈反对甚至破坏。应对:利用客户需求与我方产品稀缺性,采取灵活、隐蔽的交易方式,分化西方阵营。
技术泄密:确保核心代码与硬件设计物理固化,出口版本进行必要技术隔离。
交易复杂性:技术交换的评估与执行难度大。应对:组建跨部门专家团队负责技术甄别与价值评估。
五、请求与建议
1.恳请中央批准此“技术交换”原则,并授权成立前述专项小组,立即开展工作。
2.建议在外贸部统筹下,授权我集团在广交会期间,以此方案为基础,与经过筛选的潜在客户进行试探性接触。
3.为保障谈判顺利进行,请协调相关部门,在必要时提供外交、情报及安全支持。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