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 疯了!整个燕京大学都疯了(求全订)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小胖娘字数:5208更新时间:25/10/20 03:28:46
    徐卓群教授胸口剧烈起伏,看着闻讯赶来的老厂长汪杨,又瞪了一眼一脸无奈的程学民。

    知道今天有汪杨在场,自己想立刻把程学民这个天才学生,“押”回燕大是绝无可能了。

    他重重地哼了一声,弯腰捡起刚才激动时掉在地上的几页散落手稿,小心翼翼地抚平褶皱,像对待易碎的瓷器一样。

    “好!好!汪厂长,你们燕影厂现在是庙大菩萨也大!我这个小教授请不动!”徐卓群的声音带着愤懑和决绝,说道:

    “但我告诉你们,程学民是燕大的人!他的天赋不应该浪费在胶片和灯光下!这件事,没完!”

    说完。

    他不再看办公室里的任何人,紧紧抱着那迭手稿,转身撞开围观的人群,脚步踉蹡却又异常坚定地冲出了东厂办公室,留下满室寂静和一片狼藉。

    老厂长汪杨皱着眉头,走到程学民身边,压低声音问道:

    “学民,这……这到底怎么回事?老徐这架势,像是要跟我拼命啊?你给他灌什么迷魂汤了?”

    “我又招谁惹谁啦?”

    程学民苦笑着揉了揉太阳穴,简单将那份期末作业,和其引发的风暴说了一遍。

    老厂长汪杨听完,眼睛瞪得溜圆,倒吸一口凉气,震惊问道:

    “你说啥?你随手写的东西,能把燕大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给……捅出个大窟窿来?

    不是,我说学民,你小子到底还有多少本事藏着掖着?拍电影创汇就够吓人的了,这怎么还搞上高科技了?”

    “老厂长,您就别取笑我了。”程学民一脸无奈,十分苦逼的说道,“我其实就是想给徐老师交个差,顺便提供点思路。

    可谁知道他老人家反应这么大。这下麻烦了,看他这架势,肯定要回去搬救兵。”

    老厂长汪杨咂咂嘴,脸上表情变幻不定,最终拍了拍程学民的肩膀,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你先稳住厂里这边,《少林寺》开机是头等大事。

    燕大那边……我去找上面通通气。我们占着理,你是正规手续借调来的,任务也是海子里点头的,不怕他们闹!”

    ……

    与此同时,徐卓群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冲回燕大。

    他连实验室都没回,直接闯进了校长周培远的办公室。

    周校长正在批阅文件,看到头发蓬乱,满脸通红,眼镜歪斜的徐卓群闯进来,吓了一跳,放下笔,惊问道:“老徐?你这是……怎么啦?跟人打架了?”

    “打架?我倒是想打!”徐卓群气喘吁吁,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了。

    一巴掌将那份皱巴巴的手稿,拍在了周校长的办公桌上,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说道:

    “周校长!我们燕大的好大校长,我就问你!当初为什么要把程学民这么好的苗子,借调给燕影厂?啊?你现在看看!看看啊!”

    周校长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搞懵了,狐疑地拿起那迭手稿,问道:“老徐,这是怎么啦?

    这又是学民的东西?他又写出什么好剧本好文章了?”

    周校长确实懵圈狐疑的很,即便是程学民写出了好剧本,好文章来,那也跟老徐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啊!

    之前老徐好像也并不怎么关注这个,带着他的科研团队,一直在搞他的科研设计,力求尽快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所以,这老徐突然这么疯魔状态,让周校长十分怀疑他此刻的状态啊!

    “剧本?这是能改变国家科技进程的东西!”徐卓群激动地指着稿纸上的算法和代码,拍着周校长办公桌,说道:

    “就这个!就他写的这个汉字信息压缩方案!我们刚刚在实验室验证成功了!

    DJS-130打出来的汉字,清晰度,速度,比我们之前的研究强了十倍都不止!

    困扰我们多少年的汉字信息输出瓶颈,被他一个业余琢磨的大一学生,给解决了!解决了你知道吗?我的周大校长!”

    周校长的手猛地一抖,脸上的随意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惊和凝重。

    他虽然不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但作为一校之长,他太清楚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项目的战略意义,和技术难度了!

    这是被列为国家重点攻关的项目,一旦突破,将彻底改变中国的出版印刷业,意义不亚于一场技术革命!

    “老徐……你,你说的是真的?验证过了?”周校长的声音有些发颤,哆嗦的问道。

    “千真万确!实验室所有人都可以作证!打印出来的样张还在那里!”徐卓群眼圈又红了,疾声说道,“校长!这样的天才!这样的国之栋才,你把他放在电影厂里拍电影?

    这是犯罪!是最大的资源技术浪费!燕影厂那边现在拿着鸡毛当令箭,死活不放人!

    汪杨那老小子还护着!您得给我做主!必须马上把程学民要回来!立刻!马上!”

    周校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快速翻阅着手稿,虽然看不太懂那些复杂的代码,但前面算法思路的清晰和严谨,以及徐卓群这失态的表现,都让他明白。

    这件事恐怕是真的,而且严重性远超他的想象。

    “走!”周校长猛地站起身,拿起手稿,说道,“去你实验室!我要亲眼看看!”

    当周校长在计算机实验室,亲眼看到点阵打印机以流畅的速度,输出清晰锐利,不同字号的汉字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颤抖着拿起那张,还带着轻微静电吸附感的打印纸,看着上面墨迹未干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久久说不出话来。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周校长喃喃自语,猛地转向徐卓群,说道,“老徐,这……这核心技术,真是程学民独立完成的?”

    “除了他还能有谁?”徐卓群斩钉截铁,也是极尽懵逼的说道,“我们团队之前的研究方向完全不一样!

    是他这份手稿,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校长,您说,这样的学生,该不该回来搞科研?”

    周校长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

    他之前同意借调程学民,一方面是碍于文化部门和海子里的协调。

    另一方面也觉得程学民在电影方面确实才华横溢,搞创汇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但现在,天平彻底倾斜了。

    在可能引领一场信息革命的核心技术突破面前,电影创汇的份量,确实显得微不足道了。

    “我明白我明白的。”周校长连连点头,沉声道,“这件事,已经不是我们燕大和燕影厂之间的借调问题了。

    这关系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布局,我亲自去海子里汇报!”

    周校长雷厉风行,当天下午就带着关键性的打印样张,和徐卓群整理的技术说明,直接找到了主管文教科技的上级领导。

    随后又层层上报,最终惊动了主管科技工作的江领导。

    江领导在听取了周校长和徐卓群的详细汇报,并仔细查看了对比打印效果后,神情极为震动。

    他当即指示秘书联系文化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吴老。

    当吴老被请到江领导办公室,听到对方开口就是要“调程学民回燕大搞科研”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啊这……江主任,你没搞错吧?程学民?我们燕影厂那个程学民?拍《太极》创汇的那个?”吴老一脸不可思议,疾声问道:

    “你们要回燕大搞计算机科研?这都哪跟哪啊?”

    “老吴,你看这个。”江领导将那份打印样张推到吴老面前,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就是这样!”

    “程学民同志在香江期间,凭借惊人的天赋和兴趣,独立钻研出了一套解决汉字信息处理核心难题的关键技术。

    燕大那边已经验证成功,效果是颠覆性的。

    这意味着我们的‘748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工程’,很可能提前取得重大突破!

    这样的天才,放在电影厂,是巨大的损失!我们必须把他调回来,放到最重要的科研岗位上去!”

    吴老拿着那张轻飘飘的纸,却感觉有千钧重。

    他作为文化线上的老人,太清楚程学民的价值了,《太极》的成功和后续的合作拍片计划,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关键一环。

    而且程学民在海子里是立过军令状的,创汇试点工作刚刚铺开,《少林寺》即将开机,这个时候把核心人物抽走,岂不是前功尽弃?

    “江主任,你的心情我理解。”吴老斟酌着词句,说道,“学民这孩子,确实让人惊喜不断。

    但是,他在燕影厂的工作也非常重要。创汇任务是国家需要的,中外合拍也是打破文化壁垒的尝试,这些都离不开他。

    况且,人是正规手续借调的,那边一摊子事……”

    “老吴!”江领导打断他,语气严肃,“我知道文化工作重要。”

    “但你要分清主次!创汇是‘术’,是解决一时之需!而核心技术是‘道’,是立足长远、决定国运的根本!

    我们现在有机会在信息技术上实现跨越,这个机会千载难逢!

    难道要为了几部电影,耽误了国家科技现代化的大局吗?”

    两位老领导的争论僵持不下。

    程学民就像一个突然被发现的超级富矿,文化线和科技线都意识到其无可估量的价值,都想要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

    事情最终被摆到了更高层的案头。

    几天后,程学民被一个电话紧急召进了海子。

    在一间朴素的办公室里,他再次见到了那位熟悉的老领导,旁边坐着表情严肃的江领导和眉头微蹙的吴老,以及燕大周校长!

    老领导没有绕圈子,直接拿起桌上那份关键的打印样张,目光锐利地看向程学民:

    “学民同志,燕大徐卓群教授和周校长联名上报,说你在汉字信息处理技术上做出了突破性贡献。这份东西,真是你独立完成的?”

    程学民站得笔直,坦然回答:“报告领导,思路和核心算法是我在香江期间构思的,手稿是我独立撰写。

    但最终的验证和实现,是燕大徐老师他们项目组集体努力的成果。”

    老领导点了点头,对他的坦诚表示满意,继续问道:“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是你立刻回燕大,全身心投入这项科研工作,小江他们保证给你最好的条件和团队,争取最快速度出成果。

    二是你继续留在燕影厂,完成你的创汇任务。

    你自己怎么看?如果你回去,最快什么时候能看到你说的‘技术工业化’?”

    这个问题极为关键,决定了天平的倾斜,吴老和江领导都紧紧盯着程学民。

    程学民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摊牌的时候了。

    他不能直接拒绝科研,那会显得不顾大局;也不能答应回去,那会打乱他的全盘计划。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清晰而冷静地回答,说道:“报告领导,首先,我认为徐教授和周校长可能过于乐观和急切了。

    我提供的那份手稿,确实指出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方向,但它更像是一张‘地图’,指明了路径。

    而真正的‘开路’和‘架桥’,需要的是徐老师他们这样拥有深厚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的科研团队,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完善和调试工作。”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领导的反应,继续说道:“换句话说,目前燕大项目组已经掌握了关键原理,后续的科研攻关,有我没我,区别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以徐老师团队的实力,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我相信,快则半年,慢则一年,一定能够拿出可以实际应用的成熟技术。

    我回去,更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相反!”程学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我在燕影厂的工作,正处在最关键的时刻。

    《少林寺》是改开后第一部大规模与境外合作,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点影片。

    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文化自信的树立,和文化输出的效果。

    我在海子里立过军令状,这个创汇试点项目,不仅是为了赚取外汇,更是探索一条中国电影,和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道路。

    这条路的开拓,目前来看,似乎暂时还找不到比我更合适的人选。”

    他抬起头,目光坦诚地看着老领导,表态说道:“所以,我个人恳请领导允许我继续留在燕影厂,完成《少林寺》的拍摄和创汇任务。

    我可以向领导保证,我会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协助燕大项目组的研究,绝不影响国家科研进度。

    待《少林寺》成功上映,创汇试点走上正轨,我一定听从组织安排,无论是要我回燕大,还是去其他岗位,绝无二话!”

    程学民这番话,有理有据,既肯定了科研的重要性,又强调了自己当前工作的不可替代性。

    同时表明了服从大局的态度,可谓滴水不漏。

    老领导听完,沉吟了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他看了看一脸急切的江领导,又看了看明显松了口气的吴老,以及直接无语翻白眼的燕大老周。

    最终,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好娃子。”老领导指了指程学民,语气带着几分调侃,说道,“你这算盘打得精啊!既不想耽误拍电影,还想在科学史上记上一笔。两头都让你占了?”

    程学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领导,我只是觉得,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都至关重要。

    我能在这两方面都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时代给我的机会,也是我的荣幸。”

    “哈哈哈!”老领导爽朗地笑了几声,拿起笔,在一份文件上签下了名字,说道:

    “好吧!就依你!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同样重要,你这个先锋官不能临阵换将。《少林寺》的任务必须完成好!至于燕大那边……”

    他看向江领导,说道:“小江你也听到了。学民同志保证不会耽误科研进度,我看,就让他先兼顾着。

    等这部电影搞出个名堂,再谈他的去向问题。如何?”

    江领导虽然心有不甘,但老领导已经拍板,而且程学民的话也确实在理,他只好叹了口气:

    “好吧,既然老领导决定了,我们服从。不过学民同志,你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少林寺》必须成功!

    而且,燕大那边的技术攻关,你必须要负起责任,定期沟通指导!”

    “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程学民立正,响亮地回答。

    “你呀你呀,早知道我们燕大,就不该把你借调放出去的!”一切都这么说定了,周校长作为娘家人,又跟程学民私下说了不少话,最后只能摇头后悔着。

    “老校长,我一直都会是燕大的人,这一点您放心一直不会变!”程学民也是悻悻的笑着回答说道。

    就这样!

    一场惊动了海子里的抢人大战,终于以程学民暂时留在燕影厂而告终。

    当程学民走出那间办公室时,后背也惊出了一层细汗。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衡,未来,随着他在文化和科技领域展现出更多的价值,这样的争夺恐怕还会上演。

    ……

    求月票求全订,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