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大唐宗师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青衫梅子酒字数:2353更新时间:25/05/28 08:06:26
                             
                         
                        
                        
                                是夜,太极宫。
    李世民看了一整日的奏章,终于歇息了下来。
    “他最近怎么样了?”
    李世民忽然问出这样一句话,一下子就把何力士弄懵了。
    “不知陛下说的是……”
    李世民瞪了何力士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除了那个家伙,还有谁啊!”
    李世民嘴巴里嚼着炒豆子,心里也是一阵感慨。
    几日不见,他反倒有些想念那小子了。
    虽说那货平日里没个正形,但说话还是挺有意思的。
    和那家伙聊天,总能让人轻松不少。
    远比和现在这些朝臣们聊天有意思的多。
    上一次派他去弘文馆教书,就是不知道这小子教的怎么样了。
    “原来陛下说的是韦……额……魏公子啊……”
    何力士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李世民的神色,见对方没有发火,心中才松了口气。
    “小的听说自从魏公子担任讲经博士以来,课堂上人满为患,就连褚遂良褚大人也是赞不绝口,想来,魏博士还是挺卖力的吧……”
    “噢?想不到这小子教书育人,倒是一把好手,这就好,这就好啊!”
    眼见魏叔玉如此懂事,李世民也是满意地抚摸着胡须。
    “现如今,那些跟着朕起事的勋贵家中子弟,全都在弘文馆里,若是魏叔玉真能替朕管教一二,也算是帮了朕一个大忙。”
    想到那些勋贵,李世民不由皱起了眉头。
    自上一次突厥使团从长安离开之后,他便派了礼部尚书唐俭,以及右领军将军薛万彻一起跟着使团,去突厥那边打探情况。
    按照时间算的话,也该回来了吧。
    想到这里,他连忙派人将房玄龄叫了过来。
    没过多久,便见房玄龄姗姗来迟。
    “不知陛下深夜召臣,是为何事啊?”
    李世民指了指身旁的垫子,让房玄龄坐了下来。
    李唐一朝,与后朝还是很不一样的。
    皇帝和大臣,还是会坐在垫子上,一起议事的。
    到了宋朝,就变成了皇帝坐着,大臣们站着。
    再到了清朝,就变成了皇帝坐着,大臣们跪着了。
    房玄龄坐下之后,李世民拿出了几日前的一封奏折,丢了过来。
    “前些日子,唐俭他们派人传信,说是有重要事情回来与朕商议……你先看看这个吧!”
    房玄龄接着奏章看了一眼,不禁面露诧异之色。
    “陛下,唐尚书的言外之意莫非是要与突厥议和?”
    李世民点了点头。
    “唐俭的言外之意,是说朝廷连年苦战,与其耗费国力,和突厥拼个你死我活,倒不如韬光养晦,积攒实力,等到我国力强盛的那天,再与突厥决一死战。”
    “唐尚书这话倒是没错,只是陛下是怎么想的呢?”
    房玄龄看完之后,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想看看李世民的态度。
    只见李世民神色复杂的摇了摇头。
    “刚刚平叛了梁师都,我大唐军队人困马乏,若是贸然开战,于我不利,可眼下突厥内乱,乃是千载难逢的好时候,朕也怕因为优柔寡断而贻误战机啊!”
    听到这话,房玄龄笑了起来。
    因为他已经听出了李世民的真正想法。
    那便是……与其犹豫不决,不如毕其功于一役!
    想到这里,他说话也有了底气起来。
    “陛下若是难下决断,何不如去问问药师他们的意见呢?臣想他们应该可以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靖,字药师,乃是大唐第一猛将,更是长年与突厥在边疆作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
    听到这话,李世民眼神陡然亮了起来。
    对啊!
    此等问题,是该问问咱们大唐军神的意见了。
    想到这里,他看向房玄龄道:
    “那明日便召开大朝会吧,把那几个老家伙全叫过来,嘿嘿,咱们好好聊聊天……”
    李世民一副蠢蠢欲动的模样,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当初在秦王府的时候。
    房玄龄也是点头笑了起来。
    “不过一切还是等唐俭回来,咱们再从长计议,还有那薛万彻……陛下,这次回来,你可得派人去专门给他教一教了……”
    “薛万彻?他怎么了?”
    听到房玄龄提起这个,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
    这薛万彻原本是前太子李建成的人,在玄武门之夜,死守着东宫,直到看到了李建成的尸体,才弃械投降的,武力值极高。
    房玄龄神色古怪地看了李世民一眼,压低声音道:
    “咱们这位薛将军,什么都好,只是对于那……方面的事情,宛如一只雏鸟,听说连教司坊的姑娘都背地里骂他蠢猪呢……”
    “哈哈,竟还有此事?”
    李世民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他倒是有心把之前那些春宫图送给薛万彻,可是想了想,又觉得如此高阶的技巧,那位雏鸟怕是还用不太上。
    忽然,他灵机一动,笑道:
    “以后,可让那羊鼻公去给薛卿答疑解惑,在这方面,羊鼻公乃我大唐第一宗师,连朕都甘拜下风!”
    “嘶!”
    听到这话,房玄龄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想不到,魏公竟恐怖如斯!平日里完全看不出来啊!”
    李世民点了点头。
    深以为然。
    就在这边君臣两人,对于魏征涉猎极广表示惊叹的时候,距离长安三百里的地方,一支队伍正在缓慢进发。
    身为大唐的礼部尚书唐俭此时也是归心似箭。
    一个多月没见自己的儿子了,此时的他甚是想念。
    队伍刚走到一处驿站,便有一个唐家老仆,在这边候着。
    看到老仆,唐俭也是一脸亲切。
    “九叔,老夫不在的这段日子,家中可还安宁?”
    “家里倒是还好,就是小公子他……”老仆一脸愁容,欲言又止。
    “老五他怎么了,不是在弘文馆读书吗?有钱夫子,还有那位崔先生在,还有啥好担心的?”
    唐俭喝着茶水,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
    “我的家主呦,你可知道,钱夫子已经病了,那位崔浩坚崔先生,更是已经被赶出了长安……”
    “什么!”
    听到这话,唐俭惊得差点把茶杯摔在了地上。
    他连忙问道:
    “那现在弘文馆里,教书的是何人?”
    “是叫魏叔玉,乃是魏征之子……”老仆苦着脸答道。
    “魏公啊!那他的学问想必应该不差吧……”唐俭迟疑道。
    “不差?呵,家主怕还不知道吧,那魏叔玉可是长安城里,鼎鼎有名的败家子啊!”
    “啥!”
    听到这话,唐俭面色一白,整个人坐蜡了。